中国财政年鉴(中国财政年鉴2019)
作者:黄海林 发布时间:2022-04-18 18:41:16 点赞:次
1.积极财政政策的五大特征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通常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要综合判断积极财政程度。
2.2013年至今实行的第三轮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时间最长,面临的宏观环境是三期叠加、新常态、新时代,实施目标除了稳增长的总量效果,更侧重推动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化解风险。
3.☉本站提供的一些资料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在第八部分附录中恢复重要财经文选内容,主要刊登财政部领导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有关财政工作方面的论述和文章。我们分别约请财政部部分司局撰写相关文章,在国家财政工作概况中予以反映。

一、中国财政年鉴(中国财政年鉴2019),如何快速解答
1.规、财政机构人员、财政大事记、附录和索引九部分组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机构改革、财税改革情况,本卷第四部分财经统计资料也做了一些调整。
2.在2018年财政预算、决算中增加《2018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决算收支》等6项统计数据,相应删除《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情况表》《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表》。本卷新增第三部分财政理论与工作研究,刊发2018年度具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文章简介,突出反映财政理论与工作研究成果,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因国家机构改革原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已于2018年并入农业农村部,本卷不再收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相关内容。

二、中国财政年鉴(中国财政年鉴2019),如何才能梳理
1.不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国家战略目标各有侧重,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形式、最终效果和影响也各不相同。
2.支出端逐步由基建转向民生。判断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不能仅仅看赤字率、赤字规模,还要看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形势的需要、财政统筹能力是否提高、支出方向是否优化以及支出效能和绩效是否提高。
3.官方赤字率、实际赤字率、广义赤字率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速差提供了观察财政政策积极程度的窗口。积极的财政政策通常需要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三篇财政理论与工作研究的创新成果被收录和推介,是国内学界和业界对我院在财政领域研究的充分肯定,将进一步提升我院决策和学术影响力,推进高端智库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