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管理办法(财务预算管理办法适用范围)
作者:钟思亮 发布时间:2022-04-24 20:55:43 点赞:次
1.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有独立经营、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经营、联合经营等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第二章车辆编制第三条各部门各单位公务用车实行严格的编制管理。第十六条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
2.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可以将上述国有资产都包括,应当侧重和突出经营性国有资产。
3.资产配置不公平直接影响着行政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导致了单位之间的盲目攀比,大大增加了财政的负担。资产评估方面规定应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明确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明确被评估单位的义务和责任。科技部、财政部、专业机构视情况轻重采取约谈、通报批评、暂停项目拨款、终止项目执行、追回已拨资金、阶段性或永久取消项目承担者项目申报资格等措施,并将有关结果向社会公开。

一、财务预算管理办法(财务预算管理办法适用范围),如何开始认识
1.建立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资产管理制度,严格设定资产登记管理和考核体系,自觉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充分调动资产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2.固定资产这一概念包括三层含义:有明确的单位价值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原有的物质形态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项目预算由课题预算汇总形成。
3.第十九条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
4.承担单位应当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常态化的自查自纠机制,行政部采购组接到公司财务部编制预算工作的通知后,按照行政部内部职能划分的具体情况,对行政部预算按照职能分工进行分解;第三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5.第十四条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财务预算,取消了间接费用中的绩效支出比例限制。
6.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等的监管制度。

二、财务预算管理办法(财务预算管理办法适用范围),怎么去确立
1.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的,应当明确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具体负责合同的谈判、起草、履行等事宜。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应当转入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绩效激励力度,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2.提出处理意见或改进措施,各资金归口管理科室要配合做好整改工作。
3.单位的财务执行情况,应在一定的范围、时期内公示,第十七条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的单位,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由开发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专项支出。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应当转入修购基金;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暂付款是行政单位在日常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结算款项,它体现为行政单位对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一种债权。事业单位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项等。
5.实行部门预算批复前项目资金预拨制度。第四十四条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在财务验收完成后一个月之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
6.有统一的机构、编制。以上预算在实际材料采购执行时可以允许两次材料追加,超过两次或紧急特殊情况报总经理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