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分析(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作者:戚龙龙 发布时间:2022-04-27 13:15:33 点赞:次
1.我们也将继续实行工资预算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及管理流程,使得工资预算可行、准确,为建立工资预算体系及人均工资持续增长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工资总额的管控可以优化人工成本指标。就决定了企业不仅不能一味降低人工成本,而且要适时地增加人工成本的投入,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技能和素质。
2.按原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企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3.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含量指标可以反映同行业企业间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高低。社会保险费用以企业实际缴纳和支付为原则,其中包括由企业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的部分、企业自行负担的部分和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其它费用,不包括个人缴纳和负担的部分。
4.人工成本预警是按照上年指标完成情况及本年的经营完成,设置预警值、必保值、目标值、力争值,为所属单位搭建人工成本评价的平台,使股份公司对所属单位的人工成本评价有了理论依据。此处列出同比增长情况。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一、人工成本分析(人工成本分析报告),怎样做辨析
1.企业通过对人工成本的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统计分析,从中找出人工成本增减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
2.而不是工资成本的最小化。第减少无效人工支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3.同一企业在不同劳动分配率比较,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
4.实行工资预算管理体系,在原有工资总额管理的模式上,增加工资预算环节:不再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工效挂钩核算各单位工资总额,也将各单位结合内部绩效自下而上的工资预算纳入到工资总额管理体系中,通过年初对全年的工资总额预算,每个月以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对工资总额调整,最终达到规划人均工资水平的目标。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人工成本基本定义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如果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要依据财务预算的调整对月工资总额预算进行调整。
5.本年度三项指标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有3家,占统计范围企业的27%,可见业内企业间管理差距很大,而这些企业的减员增效空间也很大。人事费用率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反映劳动投入占已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的程度。
6.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劳动分配率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

二、人工成本分析(人工成本分析报告),怎么去陈述
1.资总额预算的基础是公司绩效方案、财务指标预算及公司所属单位内部绩效方案。
2.一个国家的人工成本绝对水平可以表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人工成本的相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表明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今后调控人工成本水平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协调增长为指导原则,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适时调整地区最低工资和行业最低工资水平,有效控制垄断行业工资和人工成本水平,合理引导各行业企业加强人工成本控制,使各行业企业在保持人工成本竞争优势的,积极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人工成本利润率的变动趋势,基本可以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环境的变动趋势。
3.平均人数比上年减少了4%。有二种计算方法:生产法,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是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住房费用因已进行房改将会有较大的改变,控制人工成本的关键在于控制工资总额。该指标可以反映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的重要程度;该指标在年度间的纵向比较,可以反映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所占比重的增减变动趋势;该指标在企业间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反映不同企业在人工成本投资方向上的差别。
4.这说明大化肥企业有一定的竞争潜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精细化管理反对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