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摊余成本(什么是摊余成本)
作者:蔡桂兰 发布时间:2022-04-30 07:51:59 点赞:次
这样第一年年末,老王自己记账的时候,提醒自己,我现在已经借给他们1041块钱了。如果是溢价发行的,道理也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再举例了。企业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未导致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终止确认,导致合同现金流量发生变化的,或者企业修正了对合同现金流量的估计的,应当重新计算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余额,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现值确定,并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已经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摊余成本也不等于账面价值,因为其摊余成本要加上应收未收的利息。例:假设大华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购入华凯公司2005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并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债券面值1000元。这时企业给老王送来了1250的本金和最后一期的利息59元,还送给老王一面锦旗助人为乐、品德高尚。
老王一听急了,就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说现在我没钱给你,那41块钱就当是我再管你借的吧。后来企业折价卖,卖1000元。
在收到债券利息的帐务处理为,投资收益的确认金额等于初始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这一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实际收到的利息之间的差额就是对初始摊余成本的调整额。如果浮动利率金融资产或浮动利率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等于到期日应收或应付本金的金额,则未来利息付款额的重估通常不会对该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产生重大影响。
折价发行时,折价部分你把它想成债券票面金额基础上减少的本金。这两个利率的不同,导致了债券的溢价和折价发行。债券发行涉及到两个利率,一个是债券票面记载的利率,每期的付息均按照票面利率来执行;一个是公开市场上的利率。
折价发行时,由于的发行价格低于票面价值,使投资者的收益率大于票面利率,折价发行的票面利率可适当降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摊销债券投资溢价。
其实企业是想集1250元的,是他发现按照他这个票面利率发行的话,没人买。比如老王买了一份,很开心,到处跟人家说花了1000元买了1250元的东西,赚了250元。可以用这种方式理解。
如果购买债券只用于交易,不会一直持有到期,则初始摊余成本就是买价,而其他费用则在编制会计分录是借记投资收益。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暑去秋来,春来夏往,时间如梭。
调整额为正,则摊余成本会增加,调整额为负,则摊余成本会减少。溢价发行的情形: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是,如果该折溢价源自对该金融工具浮动利率中信用利差的变化,或无需重设为市场利率的其他变量,该折溢价应当在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内摊销。
最后算出的值肯定小于面值,因为要弥补与市场利率。每支付一次利息,少出来的那部分相当于变相增加了你的本金,直到摊余成本增加到与票面金额一致。
因为一开始卖1250没人买,企业就卖1000,剩余的250分摊到每一期收,最后总共也能收到1250,持有者未来收到的是到期面值和固定日期发放的利息。转眼到了第五年末,企业借的钱到期了,老王算了算,尼玛,老子刚开始花了1000块钱买了个1250块钱的债券,以为捡到大便宜,谁知道最后总共借给他们1250块钱。
案例中,每一期的本金就是摊余成本,就是把这250块钱分摊到每一期。现在老王再也不买债券了,改去学会计去了。要想理解摊余成本,首先我们来讲解下债券的溢价和折价发行。
46在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为106800。反之,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企业仍以面值发行就会增加发行成本,故一般要溢价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