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综合所得包括(个体户的综合所得是什么意思)BIJ
作者:贺甚兹 发布时间:2022-05-18 03:05:36 点赞:次
经营者获得好几处经营所得,年尾年度汇算清缴除开各自填写【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B表)】外,还需归纳填写【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C表)】。
针对合伙制企业,不享有【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趋势企业所得税政策优惠】,但针对个体工商户,则享有【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趋势企业所得税政策优惠】,即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余元的一部分,在现行标准政策优惠基本上,再递减收取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区别征缴方法,均可享有递减现行政策。
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免税额怎么计算?
为了更好地让经营者精确享有税收优惠,《公告》要求了增值税免税额的计算方法:
增值税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余元一部分的应纳税款-别的现行政策增值税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余元一部分÷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50%)
一、个体工商户也推行递减征缴,如今就以个体工商户为实例:
经营者张先生有两处个体工商户,在其中在A个体工商户获得经营所得收益5万、B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收益11万,张先生有综合所得,6万花费扣减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都是在综合所得已抵减。
张先生在A个体工商户填写【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B表)】,
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
未免减时应纳税款=50000*10%-1500=3500元
张先生此项制度的增值税免税额=(50000×10%-1500)×(1-50%)=1750元。
张先生具体应纳税款=3500-1750=1750元
张先生在B个体工商户填写【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B表)】,
应纳税所得额=110000元,
未免减时应纳税款=110000*20%-10500=11500元
张先生此项制度的增值税免税额=(110000*20%-10500)×(1-50%)=5750元。
张先生具体应纳税款=11500-5750=5750元
张先生归纳申请【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C表)】,
应纳税所得额=50000 110000=160000元,
未免减时应纳税款=160000*20%-10500=21500元
张先生此项制度的增值税免税额=(160000*20%-10500)×(1-50%)=10750
张先生具体应纳税款=21500-10750=10750元
已缴税款=1250 5750=7000元
需补税款=10750-7000=3750元
二、合伙制企业合作伙伴不享有递减征缴政策优惠,如今就以合作伙伴获得好几处经营所得为实例:
经营者张先生有两处合伙制企业,在其中在A合伙制企业获得经营所得收益5万、B合伙制企业经营所得收益11万,张先生有综合所得,6万花费扣减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都是在综合所得已抵减。
张先生在A合伙制企业填写【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B表)】,
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
应纳税款=50000*10%-1500=3500元
张先生在B合伙制企业填写【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B表)】,
应纳税所得额=110000元,
应纳税款=110000*20%-10500=11500元
张先生归纳申请【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C表)】,
应纳税所得额=160000元,
应纳税款=160000*20%-10500=21500元
已缴税款=3500 11500=15000元
需补税款=21500-15000=6500元
实例一与示例二比照,同样的经营所得收益,实例一节税10750元
三、既有个体工商户又有合伙制企业经营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的测算全过程:
经营者张先生有两处经营所得收,在其中在A个体工商户获得经营所得收益5万、在B合伙制企业经营所得收益11万,张先生有综合所得,6万花费扣减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都是在综合所得已抵减。
张先生在A个体工商户填写【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B表)】,
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
未免减时应纳税款=50000*10%-1500=3500元
张先生此项制度的增值税免税额=(50000×10%-1500)×(1-50%)=1750元。
张先生具体应纳税款=3500-1750=1750元
张先生在B合伙制企业填写【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B表)】,
应纳税所得额=110000元,
应纳税款=110000*20%-10500=11500元
张先生归纳申请【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所得税申报表(C表)】,
应纳税所得额=50000 110000=160000元,
未免减时应纳税款=160000*20%-10500=21500元
张先生此项制度的增值税免税额=(50000×10%-1500)×(1-50%)=1750元。
已缴税款=1750 11500=13250元
需补税款=21500-13250-1750=6500元
实例一与示例三比照,同样的经营所得收益,实例一节税1750元。
下列为国税总局的实例:
【五、小型微利企业的具体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和增值税免税额的计算方式是啥?
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余元、超出100万余元但不超过300万的一部分,各自减按12.5%、50%记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征收率交纳所得税。实例如下所示:
六、获得好几处经营所得的个体工商户怎样享有政策优惠?
依照政策要求,经营者从两处以上获得经营所得的,理应挑选向在其中一处运营管理所在城市负责人税务部门申请办理本年度归纳申请。若个体工商户从两处以上获得经营所得,需要在申请办理本年度归纳税务申报时,合拼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年应纳税所得额,再次测算增值税免税额,多退少补。举例说明如下所示:
【例2】经营者吴某与此同时运营个体工商户A和个体工商户B,年应纳税所得额各自为80万余元和50万元,那麼吴某在本年度归纳税务申报时,可以享有递减征缴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余元。
七、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免税额怎么计算?
为了更好地让经营者精确享有税收优惠,《公告》要求了增值税免税额的计算方法:
增值税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余元一部分的应纳税款-别的现行政策增值税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余元一部分÷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50%)
举例子如下所示:
【例3】经营者王某运营个体工商户C,年应纳税所得额为80000元(税率10%,速算扣除数1500),与此同时可以享有残疾人政策增值税免税额2000元,那麼王某此项制度的增值税免税额=[(80000×10%-1500)-2000]×(1-50%)=2250元。
【例4】经营者林某运营个体工商户D,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000元(税率35%,速算扣除数65500),与此同时可以享有残疾人政策增值税免税额6000元,那麼王某此项制度的增值税免税额=[(1000000×35%-65500)-6000×1000000÷1200000]×(1-50%)=139750元。
事实上,这一测算标准大家已经嵌入到电子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中,税务局将为经营者给予申报单和报告书预填服务项目,满足条件的经营者精确、属实填写生产经营情况数据信息,系统软件可全自动测算增值税免税额度。】
整理以上测算全过程目地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免减额度,测算并不是简单直接的递减。针对做税务筹划计算的经营人,必须去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