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临港企业返税政策调整(当日/商讯)
作者:张建桥 发布时间:2022-10-09 21:09:04 点赞:次
核心内容:新民晚报讯(记者杨欢)今天,《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正式在临港新片区落地实施。上海广全药业有限公司、迪湃港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芯畀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首批政策惠及企业。图说:上海广全药业有限公司、...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欢)今天,《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正式在临港新片区落地实施。上海广全药业有限公司、迪湃港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芯畀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首批政策惠及企业。

图说:上海广全药业有限公司、迪湃港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芯畀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首批政策惠及企业 临港管委会供图
根据国务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临港新片区自2020年9月起率先试行对标国际通行规则的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帮助企业高效便捷地进入市场。改革实施一年半以来,约两万户市场主体受益,形成了实名认证、申报承诺、形式审查、登记确认、监管纠错“五位一体”的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临港经验”,并被今年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所吸收。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巩固和扩大了临港新片区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成效,以立法形式对登记制度的改革创新举措予以了固定,充分体现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引领方向。其在临港新片区的落地实施,将充分发挥新片区和引领区的叠加效应,为全国市场主体登记制度改革提供新的“临港样本”。
据介绍,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在全面实名认证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备案事项自主公示、创设市场主体住所托管制度,明确市场主体一般经营范围可不登记,实施跨区域“一照多址”满足市场主体经营需要,精简企业内部自决性申请材料需求,并以技术赋能改革,大力推行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用”提升登记注册“一网通办”办理效能。同步建立与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匹配的监管体系和行政处罚体系,把牢登记注册高压红线。以形式审查为特色的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让登记机关不再过多介入市场主体经营,还市场主体以生产经营和投资自主权。
相较于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法规在以下方面予以巩固。一是进一步明确申请人应当实名申请登记,并对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通过制度设计与技术手段共同提升登记申请的真实性保障。二是以变通上位法规的方式,为登记行为明确为行政确认、实施形式审查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建立与确认制匹配的监管体系,创设住所托管机制,强化市场主体住所管理制度。针对改革中自主备案等创新举措健全监管保障举措。四是设定行政处罚保障。确认制法规在原撤销登记基础上设定了针对虚假登记的行政处罚举措,把牢登记高压红线。
以上举措保障了登记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法规在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改革举措。一是创设信息自主公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事项由向登记机关备案改为市场主体自主公示信息。二是降低申报要求,持续推进申报承诺制,实现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由市场主体自主确认,仅需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主营和许可经营范围,给予市场主体自主经营选择权。三是持续精简材料,登记机关不再收取市场主体内部决议等自治性文件材料,股权转让不再收取股权转让文件,减少登记机关介入市场主体经营程度。四是推行智能化登记举措,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推进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线上办理,跨区域“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登记注册更为智慧便利。
有了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法规构建起的实名认证+监管纠错体系的法规保障,相较之前的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放心地实行形式审查,登记材料和标准要求也更简便。这也意味着市场主体对自身经营有了更大的自主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