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税收给企业返还(今日/推荐)
作者:任昆 发布时间:2022-10-11 03:48:19 点赞:次
我们来看一则《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福州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榕税一稽罚告〔2022〕9号
福州***纺织品有限公司:
你公司取得拆迁补偿款收入82694133.80元,2020年12月10日盖山税务分局发出《税务事项通知书》,限你公司对2019年取得的拆迁补偿款收入于2020年12月14日前据实补申报。2020年12月10日该文书送达。
但你公司分别于2020年12月10日和2020年12月11日转账给与你公司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三家企业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备经营部、***商贸有限公司800万、500万、590万。
你公司欠税19,470,876.60元,至今未缴纳,且存在明显转移资金逃避追缴欠税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除补缴欠税和滞纳金外,拟对你公司处以欠缴税款19,470,876.60元0.5倍的罚款,共计9,735,438.30元。
案件解析:
这家公司违法的关键在于取得了政府拆迁补偿款,但是没有及时申报企业所得税收入。
在实务中,企业取得政府补助,进行了会计处理,但是汇算时没有进行税会差异纳税调整,会导致不少的税收风险。
比如,房地产企业取得了土地返还款直接冲减土地成本,企业所得税没有纳税调整,存在一定的涉税风险。
我们来梳理一下,政府补助的税会差异是什么?如何处理?
1
会计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对于政府补助的处理,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①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有两种处理方式:
A 冲减资产的账面价值;
B 确认为递延收益。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应当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方法(比如,平均年限法)分期计入损益。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递延收益余额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②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情况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未来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2
税收规定
税收上有两种处理,不征税收入和征税收入。
①不征税收入
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如果同时符合财税[2011]70号规定的下列3个条件,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 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 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 企业能够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②征税收入
除了不征税收入特殊情况外,一律应当作为应税收入,按照收付实现制,在收到补助的时点确认所得税收入。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征管口径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7号
六、关于企业取得政府财政资金的收入时间确认问题
企业按照市场价格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服务等,凡由政府财政部门根据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服务的数量、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全部或部分资金支付的,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
除上述情形外,企业取得的各种政府财政支付,如财政补贴、补助、补偿、退税等,应当按照实际取得收入的时间确认收入。
3
税会差异的调整
【案例】
甲公司是一家工业企业。2020年12月1日,甲公司申请国家级科技研发补贴,2021年1月1日,甲公司获批并实际取得补贴款项140万元。主管部门要求甲公司只能将补贴款项用于项目研究支出,项目于2022年12月按时结项。(假定甲公司按直线法确认收入和费用,该补助不符合不征税条件)
解析:
会计处理
(1)2021年1月1日收到补贴款14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40万元
贷:递延收益 140万元
(2)2021年确认收入70万元
借:递延收益 70万元(140万/2)
贷:其他收益 70万元
(3)2022年确认收入70万元
借:递延收益 70万元
贷:其他收益 70万元
税务处理
2021年,甲公司收到政府补贴140万元,应在当年一次性确认应税收入140万元,而会计上仅确认了70万元的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甲公司在2021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万元(1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