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产业园区税收优惠(本月/分析)
作者:邓华敦 发布时间:2022-10-12 01:48:47 点赞:次
来源:【人民网】
“四个服务”为抓手,全力疏通堵点卡点,坚决稳住经济大盘,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六城联动”为引领,全面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长春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止跌、回升、增长”目标。
以超常规举措和力度推进工作,原因何在?
当前,吉林全省都在狠抓稳增长工作,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枪回来。眼看上半年就要收官,下半年即将开启,作为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发挥辐射主导作用的长春,必须精准谋划、统筹推进、开创新局,主动担当作为,扛起更大责任。
精准谋划:助企尽早稳产达产满产超产
5月8日至6月8日,主题为“帮企防疫纾困解难,助企复产达产超产”的“服务企业月”活动在长春全市范围内火热展开。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长春市进一步聚合力、转作风、优环境、求实效、促发展,努力以“四个服务”新成效,支撑保障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长春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期一个月的“服务企业月”活动采取“1+21+N”的方式,确保服务企业有目标、有方向、有内容、有举措、有支撑。其中,“1”即开展一场标志性活动,组织召开长春市服务企业大会;“21”即开展企业疫情防控专项服务活动、“三位一体”立体包保服务行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减税降费服务行动等21场市级重点服务企业活动;“N”即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围绕本地产业结构、本部门工作职能,按照自主活动原则,开展N场各具特色的服务活动。
聚焦“全、精、特、实”的要求,把活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带着责任服务企业;在全市树牢“无事不扰、有事必到、服务周到”的服务企业理念,坚定企业在长春“放心投资、舒心创业、顺心办事”的信心……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儿,在包保服务、政策落实、产业发展、链式协同等关键环节发力,进一步减轻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影响。
服务范围全覆盖、服务内容精细化、服务方式有特色、服务结果求实效……长春市“服务企业月”充分释放惠企政策红利,让企业摆脱疫情影响,实现稳产、达产、满产、超产。
统筹推进: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防变量
5月17日,农安县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37个项目在现场完成集中签约;5月31日,在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升级而建的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揭牌成立;6月13日,九台区提出在一百五十天内实现大转变、大提升、大跨越,全力以赴完成好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走县域,看发展,在长春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地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使命感,掀起项目建设发展“新潮”,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防变量,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支持市场主体纾困“24条”,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29条”,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28条”,稳定全市经济工作举措“46条”……4月至6月,长春市有效承接国家和省一揽子稳定经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最大限度拿出市级财力物力,力求覆盖各类市场主体、帮助企业解决当前经营问题。同时,推出的各种助企纾困政策不断加码,从实施组合式税收优惠到提高稳岗返还标准,从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到减免物业房租,从优化助企服务到助力开拓市场……政策举措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协同度更高,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向实体经济让利,让发展可持续。截至5月底,长春市共有16797户企业,其中99%以上为中小微企业,享受留抵退税78.7亿元。“兑现该项政策超过90%为国家财政资金,相当于为全市中小微企业争取国家资金70亿元以上。”长春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开创新局:超常规推进 “六城联动”取得新成效
全面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年初以来,长春以“三强市、三中心”“六城联动”为发力点和突破口,主动扛起“一主”责任,全面落实吉林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实现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画出了“路线图”。
国际汽车城——今年,长春市汽车和轨道客车产业计划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137个,同比增长10%;年度计划投资148亿元,同比增长20%。
现代农业城——长春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试验区、示范区。
“双碳”示范城——聚焦建设“生态强市”目标,长春以绿色低碳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及循环经济产业,打造国家级新能源装备研发生产和应用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科技创新城——强化项目、平台、产业协同布局,强化科技、人才、资金关键支撑,强化要素、政策、制度优先保障,长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城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引人才、强主体、活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市场活力。
新兴消费城——挖掘消费特色,强化消费新优势;丰富消费业态,催生消费新动力;完善消费载体,拓展消费新平台;优化消费环境,营造消费新氛围。
文化创意城——实施筑基工程,完善文化创意城“四梁八柱”制度框架;实施提质工程,打造点、线、面协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实施提质工程,打造点、线、面协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强化政策对接、强化包保责任、强化赛马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强化改革攻坚、强化督查问效,我们期待,在全市上下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中,长春将形成新的节奏、新的氛围、新的机制,为长春经济打开全新空间。
(责编:李洋、谢龙)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