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政策在哪里了解(近期/资讯)
作者:童维 发布时间:2022-10-13 23:12:45 点赞:次
摘 要:近年来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在财税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企业的各项税务工作都在税务机关的监管之下。随着税务机关全面推行金税三期系统,依靠大数据监测企业的各项涉税活动,纳税人的各项涉税事项在税务机关的实时掌控之中,企业希望尽可能降低税负,而税务机关希望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征收企业的税收,征纳双方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要求企业通过优化税务管理工作,合理开展税务筹划,降低企业税务负担。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开展税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本文针对目前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改进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促使企业获得健康发展。
在当前财税体系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需要挖掘税务管理中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合理合法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部分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甚至企业在无意间违反了税收法律法规。因此企业需要针对税务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途径,以完善企业税务管理体系。
一、企业税务管理相关理论
随着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在不断发展,国家对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日益严格,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在税务机关全面推行金税四期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各项涉税活动受到了进一步监控,纳税人的涉税事项在税务机关的实时掌控之中,企业只有通过合理合法的税务管理工作,才能在降低税务成本的同时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有效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企业需要认识到,只有通过合法合理的税务管理工作,才能在降低税务成本同时追求价值最大化,并且避免各项涉税风险。税务管理的动因主要是由于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所掌握的信息也不同。掌握信息不足的人可供分析的信息较少,难以产生对自身有利的结果。税务机关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纳税人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难以获得与自身相关的各类数据信息,而税务机关需要通过相关资料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进行判断。另一方面,税务机关是权力机关,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泛,专业知识也比纳税人更加全面,对此纳税人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信息。
二、企业税务管理问题
(一)税务人员素养不足,税务管理意识淡薄
在财税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税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可以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各项税务管理工作仅由财务部门兼顾,财务人员忙于日常的核算工作,不会主动学习税务制度的要求,也没有针对企业的税务管理要求加以掌握,影响了税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税务核算不细致,纳税申报不及时
大部分企业缴纳的税种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种,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是对各项涉税工作进行有效的核算,但是部分企业没有针对涉税工作进行重点管控。例如,若企业同时有销售业务和运输业务,没有对这两种业务分开核算将被税务机关视同混合销售,从高征收增值税,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纳税申报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纳税申报工作没有得到企业财务总监的有效监控,纳税申报不及时、未足额缴税的问题较为常见,影响了企业的信用评级。
(三)以票控税不严,税企沟通不足
随着税务机关征管体系的发展,税务机关对企业的各项涉税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管控。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实现以票控税,没有对发票进行有效的管理,甚至没有在抵扣认证期限内对发票在认证系统认证。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和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和税务机关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忽视与税务机关的交流,可能导致企业与税务机关发生争议时企业处于被动地位,甚至会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
(四)业税融合不足,纳税筹划不够
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并非企业的财务部门出生,过于注重生产、销售等一线业务工作,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不够重视。同时,财务人员并非企业的生产部门出身,没有参与到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中,导致企业的业财融合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弊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业务工作中的各项环节进行筹划,再加上企业相关人员对税收政策法规的了解不够,导致企业的税务负担过重。
(五)激励机制不完善,未建立税务风险防控系统
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实行年薪制,以企业效益考核人员业绩,没有建立企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导致管理层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为了短期利益的实现,可能产生短视效应的行为。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没有针对税务管理的要求,建立税务风险防控体系,没有针对税务法律法规的更新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可能会导致企业在无意间陷入税务困境。
——文章来源于知乎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