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独资 > 个人独资公司

减免所得税额的算法(当日/解释)

标签:

作者:戎燊 发布时间:2022-10-15 13:09:15 点赞:


核心内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每逢岁末,对于上班族来说,除了盼着能放假休息以外,最“牵肠挂肚”的事就要数年终奖能到手多少了吧?今年个税改革后,年终奖税款是否会纳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对于这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财政部给出了明确答案。12月27日,财政...


减免所得税额的算法,当日解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逢岁末,对于上班族来说,除了盼着能放假休息以外,最“牵肠挂肚”的事就要数年终奖能到手多少了吧?

今年个税改革后,年终奖税款是否会纳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对于这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财政部给出了明确答案。

12月27日,财政部税政司发布《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等多项个税优惠政策进行明确。

减免所得税额的算法,当日解释

新旧税率表对比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由于新税率表的级次调整,对于纳税人来说,应缴纳的税款普遍会比往年减少。比如对于年终奖2万元的纳税人来说,在新规则下应纳税额从原来的1895元立即降到600元,相当于打了个“三折”!

看来,在2018年末的这份红包将落实到大多数人手里。

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算一算,你自己的年终奖应该如何缴纳个税。

年终奖3万元减税1995元

我们先帮大家计算了1-10万元年终奖的应纳税情况。

减免所得税额的算法,当日解释

制图:每日经济新闻

假设某单位的A、B、C三位员工,月薪同为8000元(减除“三险一金”后),三人年终奖分别为3万元、10万元、和5万元。

A先生案例:

2019年获得年终奖3万元,年终奖个税的算法为,30000÷12=2500元,2500元适用现行税率表的3%税率,a的年终奖应交税30000*3%-0=900元。

与之对比,2017年A若年终奖同样为3万元,年终奖个税的算法为,30000÷12=2500元,2500元适用原税率表的10%税率,A的年终奖应交税30000*10%-105=2895元。

因此,个税改革后,A年终奖能减税1995元,减税比例约70%。

B先生案例:

2019年获得年终奖10万元,B年终奖缴纳个税的算法为,100000÷12=8333元,8333元适用现行税率表的10%税率,B的年终奖应交税100000*10%-210=9790元。

若2017年B也获得年终奖10万元,年终奖缴纳个税的算法为,100000÷12=8333元,8333元适用原税率表的20%税率,B的年终奖应交税100000*20%-555=19445元。

这样一来,B在今年个税改革后,年终奖能减税9655元,减税比例近50%。

可以发现,若年终奖平摊在12个月后的数额,跨越了税率表的税率档次(比如原适用20%,现适用10%的情况)则减税金额较高,减税比例较大。

但是也存在减税比例较小的情况,若年终奖平摊12个月后的数额未跨越税率档次,那么减税金额只有速算扣除数的变化。

C先生案例:

2019年发放年终奖5万元。C年终奖的个税算法为,50000÷12=4167元,4167元适用现行税率表的10%税率,C的年终奖应交税50000*10%-210=4790元。

若C先生2017年的年终奖也为50000元,原税率表中,4167元也适用10%税率,未跨越税率档次,速算扣除数为105,因此2017年年终奖交税50000*10%-105=4895元。

假设年终奖均为5万元不变的情况下,个税改革后,年终奖能减税105元,减税比例仅为2%。

手把手教你算年终奖个税

此次164号文明确,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减免所得税额的算法,当日解释

综合所得税率表 制图:每日经济新闻

大家年终奖最终需要交多少税,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自行计算。雇员月薪所得高于(或等于)5000元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果你月薪不足5000元的如何算?只需稍加调整,将年终奖发放当月的工资与5000元的差额算出来,再适用公式: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企业社保转交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工作暂缓

除了纳税人个人能享受到个税改革红利外,企业也迎来了好消息。

12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从权威人士处确认,企业社保转交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工作将暂缓。

该人士向记者表示,经国家财税及人社部门协商,出于稳定企业预期、不增加企业负担等考虑,企业承担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部分将暂缓转交税务部门征收。

华北某省份人社部门人士也向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表示,现在基本已经确定,企业社保征收转交税务部门的工作暂缓。

该人士表示:企业社保属于城镇职工社保,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如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和医疗保险等转交至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工作,各地各有时间表,并不完全一致,“我们省初步确定的是明年上半年完成转交。”

减免所得税额的算法,当日解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围绕社保体系中除企业社保之外的征收转交工作,有些地方已有明确安排。如福建省税务局发布公告称,自2019年1月1日起,原向社保经办机构明细申报缴纳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含职业年金)、工伤保险费改为向税务机关明细申报缴纳。医疗保险费仍继续维持现行申报、征收方式。

同日,记者从山西省税务局获悉,自2019年1月1日起,山西省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交由税务部门征收。机关事业单位应于每月25日前,向税务部门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

推荐阅读

    1.增值税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初级会计)

    增值税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初级会计)1.已有的实证证据表明,因为香烟是嗜好品,提高烟草税税率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广延边际。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是土地增值税清算招标指施工方不采购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或只采购辅助...

    2022-01-26<作者: 谢灵伊>

    2.个人独资企业税收政策园区(跨省个人独资企业个税补缴)

    个人独资企业税收政策园区(跨省个人独资企业个税补缴)1.收据是否可以代替发票作记账凭证。以上就是小编针对收据是否可以代替发票作记账凭证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在难民危机解除前,会计处理仅确认股权转让损失20万土耳其独资企业好...

    2021-10-10<作者: 刘九强>

    3.个体工商户涉及哪些税种(当日/研读)

    个人所得税税目: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纳税人:法定对象;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税率:工资、薪资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

    2022-10-07<作者: 霍紫鹤>

    4.个人独资企业税收查询(个人独资企业增值税有减免政策)

    个人独资企业税收查询(个人独资企业增值税有减免政策)1.看减税效应:975%的纳税人受益营改增董先生是温州思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企业在购进环节能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个人独资怎么申请零税多少。企业...

    2021-10-10<作者: 宋承巳>

    5.服装行业国税收费标准(服装行业纳税标准)

    唯品会将更好地理解快速增长的东南亚电商市,“理解我们巴基斯坦卖家在上销售时所面临的挑战,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达亿元以上,增加农家肥用量32万公斤,服务及宣传工作做实做到家、年内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完成情况:1-11月,在肥料结构上相...

    2022-05-24<作者: 江海河>

相关文章

    1.一般纳税人能申请定额发票吗

    一般纳税人能申请定额发票吗1.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筹资资质挂靠税收筹划,助力企业并购降低失败率,转入管理费用。款已付清但发票未到如何账务处理外购货煤渣煤灰适用税率物已验收入库,例如:精通注册公司步骤、1对1服务、经历...

    2022-02-18<作者: 鲁君泉>

    2.工资5000个税多少钱(5000多个税工资多少)

    设计,核查工资表中人员与企业缴纳社保人员在数量上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录音,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包括从事装潢,连续的劳动人事关系,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经批准后分解到所属月份代扣个税,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

    2022-05-24<作者: 盘文友>

    3.西安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和公司制企业的区别)

    西安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和公司制企业的区别)1.如某居民个人,上半年在集团工作,取得上年度年终奖,可以按照单独计税预缴个人所得税下半年工作调动到子公司,取得当年年终奖,可以按照单独计税预缴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选择:全部并入综...

    2021-11-01<作者: 于宝峦>

    4.兰州独资公司注册资本(国有独资公司名词解释题)

    兰州独资公司注册资本(国有独资公司名词解释题)1.需要注意的是:由于10%加计抵减政策和15%加计抵减政策的适用主体不完全相同,因此,已适用10%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如果符合15%加计抵减政策条件的,需要在首次适用政策时提交《适用15%...

    2021-10-15<作者: 董国伟>

    5.2022安徽税收优惠政策(当日/信息)

    据国家税务总局9月23日消息,为进一步落实好《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要求,切实发挥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效果,促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

    2022-10-02<作者: 隋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