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表怎么做(固定资产折旧表怎么填)
作者:金小旺 发布时间:2022-03-23 15:04:09 点赞:次
1.为了便于纳税人准确理解和填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就报表的修订背景、修订原则和修订内容进行了权威详解。此例中法定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当季正常折旧额为9万元,本期加速折旧额为15万元,当季加速折旧优惠统计额为6万元。分析:根据《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可对2014年1月1日后购进并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享受加速折旧优惠。
2.该企业税收上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式。该设备会计折旧年限为10年,暂不考虑残值,企业所得税分季预缴。不能把税法的规定用来做会计的处理,只能是根据税法的优惠政策,调整会计差异,这种调整就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申报表中会计折旧和税法折旧的差异来体现的。
3.价值360万元的生产设备,税会处理一致,都采取了加速折旧的方法,无需纳税调整,二季度正常折旧额为9万元,加速折旧金额为15万元,其差额6万元填入加速折旧优惠统计额列次。
4.需计入固定资产,每月将折旧费计入管理费用。企业购进并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可按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式,折旧年限缩短为6年(10*60%6括号。企业可以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扣除,在2015年度二季度预缴申报时填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一、固定资产折旧表怎么做(固定资产折旧表怎么填),要怎样简答
1.而且2020年12月购入的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下,目前还是有争议的,部分省市12366回答12月份购入的就不能享受,因为有规定是固定资产购入的次月开始折旧,也只有次月才能一次性税前扣除。首先题目描述的会计处理时错误的,然后要求根据错误的处理给出错误的会计分录。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工具,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当季正常折旧金额应该为225元,税法实际加速折旧额减去假定未采取加速折旧的正常折旧额的差额为4275元(4275括号,填入加速折旧优惠统计额列次。
2.在纳税申报表中,除了有11项的年所得项目以外,还有每项对应的"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2015年3月又购进一件生产工具并在当月投入使用,价值180万元,该类资产会计折旧年限为5年。
3.500万金额不小,最坏就是查账有问题补税。所得税上选择一次性扣除的,这也能直接进费用。扣缴义务人应于签订合同或协议后20日内将合同或协议副本,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办理有关扣缴手续。
4.如果是刻意影响利润而故意做成费用,涉及金额大的,小心国税局找你说话。该企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式对该类资产进行税务处理,折旧年限缩短为6年(10*60%6括号,与会计折旧年限一致。

二、固定资产折旧表怎么做(固定资产折旧表怎么填),怎么去认识
1.该设备会计折旧年限为6年,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暂不考虑残值,企业所得税分季预缴。
2.其他行业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填报方法固定资产会计和税收上均采取加速折旧方法。会计处理是错误的。
3.甲企业采用直线折旧法,除房屋、建筑物外,其他固定资产的残值率为5%。
4.会计上并不能将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其中按照税法规定属于免税或免征的所得的项目在"应纳税额"中按0填写;对已经缴纳或已经由单位扣缴的税款在"已缴(扣)税额"中填写;按税法规定允许抵扣的税款在"抵扣税额"中填写;"应补(退)税额"中填写的,是"应纳税额"与"已缴(扣)税额"、"抵扣税额"的差额部分。
5.企业所得税分季预缴。为了对享受全民所有制资产评估增值政策的资产进行统计和分析,增加了全民所有制资产评估增值政策资产的申报次数,作为本表的附表数据。不管是购入的500万以下的固定资产,还是500万以上的固定资产,在会计上首先要计入固定资产,后续按期(月)进行摊销,摊销的折旧计入相关费用(管理费用),而不是一次性计入费用(管理费用)。
6.会计上未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税收上采取加速折旧方法例企业属于六大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2014年12月购进一台全新的设备专门用于研发,单位价值为360万元,该类资产会计折旧年限为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