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税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举例(当日/阐述)
作者:段强国 发布时间:2022-10-17 05:47:29 点赞:次
“依法纳税,合理节税”成为纳税人在自身经济利益与国家税收法律之间权衡的最佳选择。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了合理节税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得经营者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税成了企业老板和财务人员的心头病。

实际经营中,如果能够实现合规节税固然是理想的,但是不乏有企业会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更有甚者会触碰法律的红线,被处以罚款甚至判刑。日常企业经营中有哪些经常听到的节税方法看似合法实际却是暗藏大雷呢?

排在第一位的必然是:买发票。估计很多老板和财务人员都接到过买卖发票的电话或者短信,对方基本都会告诉你他们有多靠谱,能够提供多完善的业务佐证。但是,作为企业老板的财务人员一定要知道,买发票绝对是不能碰的红线。
这是明确的违法行为。众所周知,增值税不同于其他税目,是国家税种,同时也是处罚力度最严格的税目,可以说谁敢动增值税,国家就会动谁。增值税5万块钱起刑期可以判三年以下,250万以下判十年,金额每增加1万块钱刑期增加一个月!所以无论如何,千万!千万!千万!都不可以买发票!

第二是:古董字画。之前国家相关规定并不完善,不少企业靠着购买古董字画避税的同时还能收集增值,也炒了一波收藏热。只是这件事在前段时间出现了最新规定。企业购买的文物、艺术品用于收藏、展示、保值增值的,作为投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文物、艺术品资产在持有期间,计提的折旧、摊销费用,不得税前扣除。
曾经还有不少大老板想靠着古董字画的购买来进行税前抵扣的怕是要大失所望,毕竟随着这项规定的发行,又一条看似合法的避税路径被取消了。

想要实现合规的节税,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那就是合理利用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核定征收政策。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是由个人投资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所缴税种为增值税、附加税以及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并且他们的生产经营所得税可以进行核定征收。
举例:某公司预计年利润为500万,如果500万利润想要分红到老板个人账户,需要缴纳税款:
企业所得税:500万*25%=125万
股东分红税:(500万-125万)*20%=75万
总计纳税:125万+75万=200万
老板到手利润为:500万-200万=300万
实际税负高达40%,如果在有税收优惠企业成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把公司部分业务转移到个人独资企业来做。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征收率为0.6%,同样的500万利润想要分到老板个人账户需要缴纳多少税呢?
增值税:500万*1%=5万
附加税:5万*10%=0.5元
生产经营所得税:500万*0.6%=3万
总计纳税:5万+0.5元+3万=8.5万
老板到手利润为:500万-8.5万=491.5万元
相比公司分红到老板,省税高达191.5万元。更多节税方案可关注小明治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