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理避税的看法(当日/诠释)
作者:沈忠良 发布时间:2022-10-20 02:45:40 点赞:次
近段时间,一些机构为招揽客户不厌其烦地吹嘘“合理避税”,“怎么样怎么样能节省N多税收”;“怎么样怎么样投资税收洼地”;“怎么样怎么样合作税收筹划”,一时间税筹市场涛声如雷,鱼龙混杂。
一、税收是国家的血液
对于这种宣传会不会影响税收市场,目前没有官方机构发声,但总感觉 不那么名正言顺。税收是国家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血液,如果各方面都将税毙掉了,国家的预算如何完成?国家的生命如何维系?也就是说,国家不会看着你都不纳税,该交的税收你是避不掉的,该收的税一定还是要收的,毕竟国事大于天!
二、税收不可避免
西方有句谚语—“唯税收和死亡不可避免”,中国也是一样,税收是不可避免的,“避”实质是“逃”,避税的实质是逃避国家的税收,虽然官方没有明确“避税”是“逃税”。从税的实质看,税是纳税人对国家的一种债务,任何逃税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所谓避税只是换个词语的“窃书不能算偷”!
三、税收不可逃、避、节
那么如何定位“避税”这个概念?笔者以为,让企业少交税的行为不应叫“避税”,也不该叫“节税”,更不能叫“逃税”,因为税是国家的,有税就应该交!不能逃!不能避!不能节!
四、筹划是企业的省钱行为
那么如何定位这种行为?我认为,这种行为只是一种“省钱”的行为。既然税收不可避免,那么通过筹划,该交的税收交上、合法的将不该交的钱省下来不是一样可以有利于企业吗?也就是说,这种省钱的行为是该交的税收全交了,没避!没逃!没节!所以对这种行为称之为“合法纳税”才是最贴切的!一“纳”一“避",同样是省钱,性质大不一样!
五、“合法纳税”更合理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合理避税”多少有点不那么名正言顺的感觉,为何不将其改为“合法纳税”更彰显其合法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