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税筹难点分析报告(实时/研读)
作者:丁建竹 发布时间:2022-10-21 19:20:45 点赞:次
中国网科技11月8日讯(记者)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内部管理需求出发,探索税务数字化解决方案。近日,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党委书记范勇、用友税务咨询高级专家魏芳针对企业税务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面临挑战以及如何符合税务局各种征管模式的要求,接受了记者专访。

魏芳指出,从税务业务的角度来看,税务数字化应用场景将延伸到更高端、更广泛的范围。此外,从数据基础的角度来看,金税四期普遍推广电子专用发票。电子专用发票是业务和财务的载体,载体数字化也将促进企业税收数字化的加速发展。

范勇提到,企业的税收数字化应该应对各种税收征管模式,企业的税收数字化应该以不变的方式应对一切变化,以企业的税收数字化或趋势应对各种税收征管模式的变化。企业税务数字化的关键问题是化,也就是化什么?怎样化?如何通过数字化实现企业税数字化实现?

记者:企业税务数字化如何成为热门话题?
范勇: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数字经济趋势的到来,使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税收管理,也面临着数字化的转型。另一方面,内部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税收管理水平。企业需要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降低税收成本、效率和税收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税务的数字化,可以满足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特别是企业税务管理水平和财税管理水平。
记者:企业税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魏芳:总的来说,企业税务数字化是必然趋势。目前,许多企业、咨询机构和软件制造商正在探索企业税务数字化。
具体来说,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用友的技术与一些新兴技术相结合,逐渐将税收数字化从简单的数字化转变为智能化。从税务业务的角度来看,税务数字化应用领域将延伸到更高端、更广泛的领域。例如,在企业内部税务管理领域,企业税务预测采用税务数字化手段。此外,从数据基础的角度来看,金税四期普遍推广电子专用发票。电子专用发票是业务和金融的载体。载体数字化加速了企业数字化本身的发展。
记者:企业税务数字化需要面临哪些挑战?
魏芳:用友和企业、税务咨询机构、软件厂商多年来一直在企业数字化领域探索。用友看到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意识,企业数字化已经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因此,数字化本身实际上是在企业内部达成战略共识,但数字化本身是否延伸到税务领域取决于企业是否重视税务工作,是否愿意在税务领域实现数字化。因此,企业税务数字化本身的挑战在于企业是否愿意通过数字手段控制税务工作,这是意识的挑战。
另一方面是企业税收数字化落地的挑战,但这些挑战都有解决办法和应对办法。企业税收数字化实施带来的挑战,包括企业是否做好数字化规划;企业内部税收数字化是否有良好的数据基础。如果自动化程度不是特别高,需要人工干预,客户体验就不那么好,这将影响企业税收数字化的发展。
此外,从一些技术实现的角度来看,如何整合前端业务和财务相关系统,如何做好系统对接,如何考虑未来的延展性,如何适应企业业务的具体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思想意识最值得思考和交流。企业税务数字化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是否应该提升到企业的战略水平,并根据企业的整体数字化转型战略来考虑税务数字化。
记者:数字化推动了税收征管方式的不断变化。企业税收数字化如何符合税务局各种征管模式的要求?
范勇:企业的税收数字化应处理各种税收征管模式。从宏观上看,税收征管模式的表达和具体内容是宏观税收管理。例如,税收征管模式是税收管理模式的演变,从原来所谓的专委管控模式到征管查分模式,再到税收30或34字征管模式,再到最近两个办公室发布的文件,提出进一步深化税收改革。具体来说,每种税种的管理也存在一个模式问题,如增值税征管模式、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等,这些都是企业税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我认为企业税收数字化应该是以不变的方式应对一切变化,以企业税收数字化的方式,或者以趋势应对各种税收征管模式的变化。
记者:企业税收数字化发展对接局的痛点是什么?对税务局纳税服务的要求是什么?
范勇:事实上,这仍然是企业税务管理的一个问题。数字的数字可以很好地理解为技术表达,并将所有元素转化为数字形式,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处理计算机传输通信技术。关键问题是化。现在提出的企业税务数字化、数字化的表达,关键问题是化,这是企业的痛点,难以统一和明确。什么是化?怎样化?企业面临着所谓的商业形式和理论研究。它们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它们是什么?
魏芳:企业税务数字化面临的痛点和局端需求也是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企业税务数字化可以自动生成纳税申报表。目前,由于局端没有开放接口,生成纳税申报表后无法自动传输到电子税务局。大多数省份仍然手动传输数据,然后输入电子税务局。因此,最后一公里是否可以通过,这是许多企业的共同需求。
企业税务数字化应用场景已覆盖企业内部税务风险控制。局端税务风险控制做得很好。局端利用金三、金四系统整合所有纳税人大数据,分析各种风险评估和千户计划。在这方面,企业也会有相应的需求,希望税务局披露一些风险评估模型、指标,甚至一些预警范围,使企业进行税务数字可以参考税务指标、模型,使企业有机会提前模拟税务风险评估方法,更好地控制风险。
记者:用友税务数字产品的特点是什么?它是如何取代人工工作的?
魏芳:作为企业软件厂商,用友从2012年开始做企业税务数字化工作,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企业税务数字化。从发票到现在的全税种和全过程。既涵盖了业务运营层面,又涵盖了企业管理层所需的税务产品。
我们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财税一体化。我们认为税务工作不能孤立,相关税务产品也不能孤立。我们需要与前端业务和金融相结合。随着电子专用发票的推广,我们相信这种业务、财务、税务、发票、档案的整合管理在未来会越来越好。另一个主要特点是用户在技术方面的积累和沉淀,可以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授权企业的税务管理,并提供技术能力支持,这不仅是一些针对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用户提供的技术能力支持包括数据、流程和文档管理。
记者:最近,上海警方破获了第一起全链打击有色金属交易领域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案件,涉及90多亿元和10多亿元。虚开发票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规避虚假发票的风险?
范勇:虚假发票对企业只有两种影响,一种是经济影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第二种声誉的影响,税收信用也是企业的重要声誉。首先,在经济上,根据相关法律需要接受补偿甚至罚款。经济损失也会影响企业短期经营和企业短期财务管理。第二,在声誉方面,企业的声誉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大企业。
现在企业要避免这种所谓的增值税发票问题,首先,企业要提高意识,重要的是企业管理中的税务管理问题,或企业高管在企业管理中的税务定位。只有把税业经营战略的角度考虑(尤其是大中企业),税务管理才能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税务数字化和企业税务管理才能提升。目前增值税发票也有征管模式,即各环节形成环环相扣的全链,具有良好的征管性。
现在税务机关发现的问题是通过全链扣除发现税收征管问题。近年来,税收征管体系已经提高到一定水平。每一张发票和资金都是通过发票全景看到的。企业只了解上下游,无法构建全景。税务机关实施的管理模式或管理制度主要是通过解决征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来促进税收遵从。
对我们来说,税务管理更迫切的是,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和数字化双方的建设。随着信息化整体的加快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信息全景,可能会对企业造成税收风险。
那么,为了规避虚假发票的风险,企业应该加快数字化范围,而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税务信息的数字化。什么是化?还涉及企业和外部信息的数字化。企业只有掌握越来越多的税务相关信息,才能规避税务风险,否则风险是不可预测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数字化的范围不仅要在企业内部,还要尽可能扩大企业涉税信息交换的平台,以避免一些税收风险。
魏芳:同意范勇先生的观点,补充企业内部考虑的细节。根据我的理解,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虚开发票会有善意取得虚开发票的问题。最难管理的是,这些虚假发票一开始是真实的,确实是从税务局收到的,对方的企业,但交易不是真实的。对于获票企业来说,管理的难点是,在获取发票的时候,没有办法知道这张发票是否息不对称,税务局可能无法知道发票是虚假的,但后来会比纳税企业更快地获取发票信息,一旦发票虚假,将改变系统的状态,类似于虚假发票,可以推到企业提供虚假发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