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开公司如何避税流程(实时/解答)
作者:温媛 发布时间:2022-10-22 03:58:34 点赞:次
前阵子有网友咨询,说公司要求员工注册个体户,还说发工资可以少交个人所得税。这样的事情可靠吗?有风险吗?
这位网友还是很有风险意识的,不是公司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确,在个人所得税监管日益严格的环境下,我们仍然需要很多"筹划"深入研究,看看它是否合理,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大多数个体工商户规模较小,可享受每月不超过10万、每季度不超过30万的增值税免征优惠。如果个人所得税被批准征收,也有一些免税额。这样,如果通过注册个体工商户,将员工工资转化为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收入,个人所得税似乎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这样做合理吗?对个人和公司有什么影响?让我们做一个讨论:
1. 员工与公司的关系
员工注册个体经营者,是否仍与公司保持劳动关系?
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单独设立个体经营者的,与公司的关系是提供劳动力。如何解决个人社会保障问题?公司可以节省员工的社会保障,降低用人成本,影响自身利益。
如果与公司仍公司保持劳动关系,这样的交易是否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和合理的商业实质?如果没有,个体经营者只是一个空壳,用于为公司开具几张发票,税务机关很容易进行反避税调查,存在一定的风险。

2. 考虑成本效益
注册企业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运营成本。而且各地的审批政策不同,也有变化的可能。与此同时,员工实际上并没有开设个体经营者来经营,但以个体经营者的名义注册,可能会面临意想不到的问题。
3. 员工个人风险
除了税收风险,对于个人员工来说,如果断臂求生,终止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可能会失去很多原本作为员工应该享受的待遇和保障。
因此,对于普通员工个人来说,这种做法可能会有很多风险,也可能会影响他们当前和长期的利益。要做这样的计划,我们应该三思而后行。

自去年个税改革以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合法合规的方式规划自己的个税。当然,很多时候,这取决于公司是否会统一规划。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 用好扣除项
填写两次专项附加扣除后,大家都很熟悉。这是一个可以真正抵扣个人所得税的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如实申报,不要错过应享受的扣除。
除专项附加扣除外,还有其他法定扣除。例如,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按不超过2400元/年(200元/月)扣除;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不超过12%的,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可税前扣除。
总之,我们尽量在税前合法扣除可以扣除的。

2. 安排选择性事项
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取得的年度一次性奖金也可不计入综合所得,单独计算纳税。因此,对收入较高的人,要注意工资和年终奖金的合理分配。
3. 做好发展规划
对于提供服务的个人,是以个人身份提供服务,还是成立企业提供服务,也要做好安排。不仅要考虑未来业务的发展,还要考虑当地的税收政策,如是否批准征收、是否有其他税收优惠等。

4. 好好利用递延项目
有些项目可以达到递延纳税的效果。例如,企业年金暂时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也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然后一次性或分期提取,然后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一些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股权激励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不纳入当年综合所得,综合所得税税率表单独适用,计算纳税,这也是一项优惠政策。
5. 提前安排股权结构
对未来可能产生大量税费的项目,提前做好安排。例如,股东在注册公司时应提前考虑未来股息的使用。如需再投资,可选择设立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对股东的税费,可以根据情况安排工资、年终奖金,而不仅仅是税后分红。

6. 涉及跨境交易
如果涉及跨境交易,可以看看是否有特殊的税收豁免规定,以及各国对股权转让税权的划分,然后进行合理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