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的涉税核算与筹划分析(今日/推荐)
作者:尚新利 发布时间:2022-10-22 13:41:50 点赞:次

张敏老师。从事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教学指导多年。十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税法学科的研究。中国会计网校税法咨询专家。
年终奖政策出台,两种征税方式如何选择更节税?(附加规划案例分析)
临近年底,大家都很关心年终奖如何征收个人所得税。特别是2019年以后,工资薪金收入纳入综合所得税后,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法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好在财政部 新年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优惠政策衔接的通知》 (财税〔2018〕164号),第一项规定是我们最关心的年终奖计税政策。这项政策照顾了各方的利益,优惠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是新年的好礼物。
政策原文:
"居民个人取得年度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年度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的通知》(国家税收发行〔2005〕9号)规定,2021年12月31日前,不计入当年综合所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获得的金额,根据本通知所附的月度换算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快速扣除,并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居民取得年度一次性奖金,也可选择纳入当年综合收入计算纳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居民取得年度一次性奖金,也可选择纳入当年综合收入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年度一次性奖金,应纳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政策解读:一、年终奖的认定

不再使用国税〔2005〕9号第二条的规定。但按以下方法处理:
2019年企业发放年度一次性奖金时,可选择以下两种方法:


除12个税率外,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使用的税率表如下:

提示】使用公式时,无需区分年终奖发放当月工资薪金收入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上述公式可直接应用。如果工资低于费用扣除额,建议根据我下面介绍的方法确定年终奖金的金额。如果工资低于费用扣除额,建议根据我下面介绍的方法确定年终奖金的金额。在这种情况下,纳入综合所得税的税收负担可能较低。
方法二:选择纳入综合所得计税很多人关注的是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方法"单独计税"但政策的亮点是方法二"纳入综合所得计税"中。我之所以说间接政策照顾了各方的利益,优惠力度很大,正式基于这种税收计算方法。在我国大部分城市,月薪几万还是很多人的一个"小目标",2019年以后,固定费用扣除标准为5000元,三险一金个人负担比例为工资20余元。考虑到老、小、小,还有房子,我发现我的工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当大多数人发放年终奖金时,他们可以选择将年终奖金纳入综合税,可以抵消不能全部扣除工资的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减轻年终奖金的税收负担。

【提示】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依法确定的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以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结转后年度扣除。
既然有两种方法,就有选择的问题。年终奖政策出台,企业财务人员更多"被重视"了。一刀切的做法不适合不同的员工选择不同的计税方法,关系到每个同事的钱袋。每个员工也应该了解一些税法的基本知识,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损害自己的利益。
案例分析1.李在一家金融咨询服务公司工作。2019年收入如下:月薪13600元,个人承担三险一金2500元/月。申请专项附加扣除时,李向该单位提交的特别附加扣除信息如下:一名上小学的儿子,两名5年前仍在偿还贷款的父母,两名60岁以上的父母。已知李是独生子女,买的房子是第一套房子,夫妻同意女子教育和住房贷款利息全额由李扣除。 【分析】李某1月份预缴的个人所得税=(13600-5000-25000-1000-2000)×3%=63(元) 2月份李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13600×2-5000×2-2500×2-1000×2-1000×2-2000×2)×3%-63=63(元) 以此类推……
李某全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756元56元。13600×12-60000-2500×12-1000×12-1000×12-2000×12=25200元(元),不超过3.6万元,税率仍为3%,最终需缴纳756元个人所得税。
13600×12-60000-2500×12-1000×12-1000×12-2000×12=25200元(元),不超过3.6万元,税率仍为3%,最终需缴纳756元个人所得税。
假设2019年李某再获得2万元一次性奖金。方法1:年终奖单独计税
20000÷12=1666.67(元),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为0,
应纳税额=20000×3%=600(元)
个人所得税总额=756+600=1356(元)
方法二:纳入综合所得计税
13600×12-60000-2500×12-1000×12-1000×12-2000×12+20000=45200(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2520元。
结论:方法一更节税。
总应纳税额=452000×10%-2520=2000(元)
结论:方法一更节税。2. 总体信息与上例相同。李的收入较低,为8000元。相应的个人负担将三险一金降至1500元/月,其他信息保持不变。2019年收入如下:月薪8000元,个人三险一金1500元/月,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住房贷款利息1000元,赡养老人2000元。 【分析】李某1月份预扣应纳税所得额=8000-5000-15000-1000-2000=-25000(元)个人所得税无需缴纳。从那以后,这个月的情况是一样的。李获得的年薪:8000×12-60000-1500×12-1000×12-1000×12-2000×12=-3万元,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假设2019年李某也获得了2万元的年度一次性奖金。
方法1:年终奖单独计税
20000÷12=31666.67(元),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为0,
应纳税额=20000×3%=600(元)个人所得税总额=600(元)
方法二:纳入综合所得计税
8000×12-60000-1500×12-1000×12-1000×12-2000×12+20000=-10000(元),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总应纳税额=0(元)结论:方法二更节税。
总应纳税额=0(元)
结论:方法二更节税。总体结论:政策调整后,月薪暂时不足1万元(只是为了记住,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下同),可以参考上述想法,根据自己的扣除,计算年终奖金是否纳入综合收入税收负担较轻。月薪较高的人,这三年可以继续单独计税,不增加税负。三年后税负会增加吗?税法变化如此之快,三年后,谁能说清楚呢?附1:月薪过万,选择年终奖单独计税的筹划案例
分析(1)年终奖金发放时,员工当月取得的年度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适用税率和率和快速扣除应当根据其商量确定。员工当月取得的年度一次性奖金,根据上述情况 计算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

除12后2916外,小王的年终奖金为3.5万元.67、税率3%。
小王的应纳税额=35000×3%=1050(元)
税后年终奖=35000-1050=33950(元)
这样,小李的税后年终奖金比小王少890元。但公司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准确的。
(2)从以上事项可以看出,企业还需要有技能来确定年终奖金,否则会给员工带来额外的税收负担。在设计年终奖金时,应充分考虑税收的影响"多分少得"现象需要充分考虑年终奖金在税率变化临界点的发放。年终奖临界点前后带来的纳税变化见下表。

这一结果是由年终奖金的特殊计税方法决定的。因此,年终奖金的发放是典型的"无效区间"制定年终奖方案时,应避免年终奖金额正好落在这个范围内。
每个年终奖金零界点增加的年终奖金等于税负增加的金额,可以计算每个零界点"无效区间"。例如,税率3%和10%之间的无效区间计算方法如下:(36000+X)×10%-210=1080+XX=2566.67(元)
也就是说,年终奖金6000元,但低于3856.67元(36000+25666元).67)年终奖金额增加,税后年终奖最终会减少。(36000.01~38566.67)税率3%过渡到10%的无效区间。(36000.01~38566.67)税率3%过渡到10%的无效区间。结论:综合所得税税率表中的每个税率等级乘以应纳税所得额的12个金额(也可以直接使用综合所得税税率表中年应纳税所得额的上限),是最佳年终奖金金额。
年终奖金的无效范围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附2:雇主为员工承担年度一次性奖金昨天,一些学生咨询了现行政策。雇主能否继续为员工提供年度一次性奖金?
这个结论是肯定的,但一开始,由于政策没有出台,具体的计算公式无法确定。政策昨晚出台。新政策下, 采用年终奖单独计税的话,仍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计算这种情况下的个人所得税。
注意:计算方法同样简化,不用考虑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这种情况。工资低的话,还是并入综合所得合并计税吧。(一)全额负担——国税函[2005]715号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第十四条的规定,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含税奖金计征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方法为:
(1)按照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查找相应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2)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速算扣除数A)÷(1-适用税率A);
(3)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重新查找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
(4)应纳税额=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
(二)部分负担——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8号公告
雇主为雇员负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个人所得税款,属于雇员又额外增加了收入,应将雇主负担的这部分税款并入雇员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后,按照规定方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1)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的税款
(2)雇主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