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独资 > 个人独资公司

年终奖为什么不避税了(今日/认识)

标签:

作者:黄利棋 发布时间:2022-10-25 07:46:09 点赞:


核心内容: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1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为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会议决定,一是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二是...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1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为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会议决定,一是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二是将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三是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

年终奖为什么不避税了,今日认识

老虎ESOP发现,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税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此前曾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此次政策变更也意味着,年终奖个税优惠将延长2年,大家2022年、2023年到账的年终奖,将会继续享受单独计税的个税优惠。

另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单独计税政策也明确延至2022年底。

如果年终奖、股权激励合并计税,会多缴多少税?

以年终奖为代表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在未来2年持续单独计税,会给你省多少税?

据老虎ESOP整理,自2018年个税改革后,我国居民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即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四类收入合并为综合所得。并根据年度综合所得收入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纳税。

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则延续旧法规定分别计税。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收入每年可享有6万元的减除费用,即我们俗称的“起征点”,以每月5000元的形式分摊到每个月的工资当中。

年终奖为什么不避税了,今日认识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图片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

所以年度综合所得收入越高,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就越高。

举例来看,在不考虑五险一金以及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前提下,如果某公司的员工A除年终奖外的年度固定个人综合所得为10万元,年终奖固定为2万元。

年终奖合并计税之前

那么员工A在合并计税之前获得的年终奖,将按照3%-45%的个人所得税月度税率表进行纳税,仅需缴纳个人所得税600元。

年终奖合并计税之后

但同样的情况平移至合并计税之后,员工A的2万元年终奖将与个人综合所得合并,个人年度综合所得从10万元变成12万元。

按照年度累进税率表,这新增的2万元综合所得会适用10%的超额累进税率,需缴纳2000元个人所得税。

所以仅就年终奖方面来说,合并计税确实会导致个人所得税税负的提高。股权激励如果同样合并计税,带来税负提高状况与年终奖相似。

不过随着优惠政策的延续,大家的年终奖又可以至少享受2年的单独计税优惠,股权激励也可以至少再享受1年的单独计税优惠。

按照目前的新政策,在2024年之前,纳税人可选择将以年终奖为代表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个人年度综合所得,不用与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综合所得收入合并计算个税,即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单独按照3%-45%的月度超额累进税率计税。

未来年终奖个税合并计税的背后用意:税收公平

从此次的政策来看,以年终奖为主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延续到了2023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单独计税政策也明确延至2022年底。

不过政策只是将合并计税的时间延后,并未提到放弃合并计税。

短期来看,年终奖、股权激励收入并入综合所得,似乎是提高了普通人的税收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合并计税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社会公平。

将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可以有效的避免高收入群体的避税行为。

在年终奖未并入综合所得的时期,部分企业及个人,完全可以将基础工资降低,并以提高年终奖的方式,来规避高收入带来的超额累进税负。

比如一个20万年薪总包的个人,甚至可以将其收入一分为二,10万元计入综合所得,另10万元以年终奖的方式发放,就可以将超额累进个税部分降低。

这样就会导致同样20万年薪的人,各个税负不同,显然不利于社会公平。

2018年10月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就是在以这种逻辑方式来避免恶意避税。

当时已经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4类收入全部并入综合所得。如果未来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及“股权激励所得”并入综合所得,也是2018年个税改革的延续。

另外个人年度综合所得的覆盖范围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2020年末,财政部部长刘昆就曾表示,“十四五”时期将适时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修法,合理扩大纳入综合征税的所得范围。

这也侧面反映了,2025年之前“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分类所得有可能会被部分纳入综合所得。

在扩大综合征税的所得范围之外,个税改革也有可能会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减轻经济压力较大群体的个税压力,以提高个税政策的公平合理性。

推荐阅读

    1.2021年综合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额怎么填)JS

    一提到小微企业,大家印象中肯定认为是小公司,或者是创业型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才会受到国家的扶持,而那些大公司只有纳税的份儿。但现实恰恰相反,中国烟草、快手、滴滴、老干妈,这些大企业全部都是“小微企业”。是不是很意外?其实这和...

    2022-05-14<作者: 于代福>

    2.个人独资公司节税(国有独资公司的章程由谁制定)

    个人独资公司节税(国有独资公司的章程由谁制定)1.其职责包括:负责本级权限范围内的税收票证印制、领发、保管、开具、作废、结报缴销、停用、交用个人独资公司投资回、损失核销、移交、核算、归档、审核、检查、销毁等工作指导和...

    2021-10-13<作者: 于慕藤>

    3.企业所得税合理避税方案设计(本月/解答)

    9月29日,由熊猫海外跨境企业平台和广东财税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的如何让企业在未来走得更远财税合规研讨会圆满举行。许多企业家来到现场分享财税活动。史景景:《共同富裕背景下企业和企业家的财税风险及对策》在研讨会上,熊猫出...

    2022-10-21<作者: 张洛伟>

    4.个体户需要核定征收吗(今日/推荐)

    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为什么受老板追捧《财税小侦探》专注于税务筹划,您的贴身节税专家,合规合法节税!核定征收是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或资料破损难以查账,不能准确提供应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时,就可以向税务局申请核定征收个税。1....

    2022-10-03<作者: 樊津吟>

    5.零税率与免征的区别(本月/分析)

    从8月28日考完试一直到现在,都没怎么好好听课看书,刚开始几天,考试的余热还未完全散去,每天早上起床,都信心满满的自认为当天一定能坚持听够2小时的课,每天晚上临睡前,回想白天的时间全都浪费了,结果很打脸。自己给自己立个flag,11月中旬...

    2022-10-16<作者: 陈于思>

相关文章

    1.怎样合理的规避企业所得税(实时/解释)

    根据最新金融监管政策从2022年3月1日起,对于个人存取现金超过五万的,银行需要查明资金的来源去向及用途,那么在日趋严格的资金监管情形下,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公司或者是职场个人,都存在公账转私账的问题,那么在公司正常经营的前提...

    2022-10-24<作者: 朱泓源>

    2.增值税发票机怎么装纸(金税发票纸怎么放)CJS

    1.安装前必看常见问题:第一次安装金税盘,或电脑操作系统等因素必须拆换到其它计算机再次安装开票软件,必须依照此方式实际操作!安装要点:先插盘,再安装,纳税识别号编号自动检索,挑选彻底安装后,别的都选下一步。3.安装和登陆运作安装程序...

    2022-05-16<作者: 姚明基>

    3.公司老板如何避税给员工(本月/消息)

    1.企业提高职工公共福利支出企业可以采用非货币支付的办法提高职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费为职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费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职工免费用餐等等。企业替员工个人支付这些支出,企业可以把这些支出作为费用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

    2022-10-18<作者: 吴亚胜>

    4.湖南省园区税收返还(本月/分析)

    红网时刻记者马娅长沙报道“速度非常快,出口货物退税款当天申报,当天办理,当天即到账。”12月14日,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试验区”),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中心副主任唐欢向记者介绍,“这让我们政策红利落袋更迅速...

    2022-10-11<作者: 鲍兆柱>

    5.天津返税政策哪年实施的(近期/信息)

    中新网天津4月1日电(杨子炀庞喻文)1日,记者从天津市税务局获悉,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将惠及天津市纳税人5万户左右,预计为市场主体新增300亿元至400亿元现金流。“留抵退税是今年退税减税的重头戏。这项政策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

    2022-10-17<作者: 刘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