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方式的税收筹划案例(当日/研读)
作者:赖志敏 发布时间:2022-10-26 14:45:21 点赞:次
《滚雪球》中记述了巴菲特一个经典投资案例复盘,启发很大,股神就是股神,当年他才25岁。
1、背景:1954年,可可豆价格大幅增长,从5美分飙涨到50美分,上涨10倍。
2、事件标的公司:巧克力制造商——洛克伍德公司。
3、公司面临状况:
A、洛克伍德公司的主力产品是洛克伍德巧克力片,产品向客户提价能力有限,但原材料可可豆大幅涨价,肯定不利于公司的盈利状况。
B、由于可可豆价位很高,但这毕竟有季节性的因素,洛克伍德公司有比较多的可可豆存货,公司想把存货出售,获得暴利。
C、但如果销售存货,就会需要交纳很大部分的税收,当时企业所得税税率高达50%左右。

4、投资人普利茨克找到一个好主意——因为1954年美国税收法律规定,如果公司缩减业务的范围,那么这部分业务的库存“部分清算”就不需要纳税。因此,普利茨克买入足够多的洛克伍德公司的股票,控股该公司,然后只保留巧克力制造商业务,把可可油业业务清算。财务上把公司的1300万镑可可豆归入可可油业务,这样,销售存货就无需缴纳巨额税金了。
评论:这是税收筹划的赚钱思路。
5、投资人普利茨克最终的目的并不是想卖出可可赚钱,而是想进一步拿可可豆去换洛克伍德公司的其他股东的股票,增加自己在公司的股东权益(估计是看好公司,想占有更多股权比例),他的方案是,用价值36美元的可可豆换取股价为34美元的股票。
评论:这是股权投资的赚钱思路,普利茨克是整个投资机会的幕后导演,后面大家就明白了。

6、格雷厄姆(没错,就是那个巴菲特的老师)的投资公司找到了一个赚钱方法:公司购买洛克伍德的一份股票34美元(不一定是1股),然后拿这一份股票换取投资人普利茨克的36美元的可可豆,最后再卖出可可豆。这样一份就可以赚2美元,基本是低风险的套利行为。
评论:这是低风险套利的赚钱思路。
7、但是,格雷厄姆公司害怕可可豆突然价格下跌,自己的可可豆就砸手里了,为降低风险,又在期货市场卖空同等数量的可可豆期货,以便锁定可可豆的买价,也锁定了这次套利的交易。
评论:这是期限套利,锁定风险的赚钱思路。
8、最后,主角出场了,巴菲特(没错,就是现在的美国股神)是老师格雷厄姆公司的职员,他被派来执行公司的套利投资思路。当然,按照当时巴菲特的资历和能力,在这个业务中游刃有余,执行到位,为公司赚得了应得的利润。
但他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正确评估了洛克伍德公司股份的真实价值,识别出了普利茨克的方案底牌,就自己花钱在市场收购了222股洛克伍德的股票,简单持有到收购完成后。最终,洛克伍德公司的股价从普利茨克收购前的15美元,涨到了收购后的85美元,仅这笔不长时间的交易,为巴菲特赚到了13000美元的利润。要知道,当时华尔街分析师的年薪才7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