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老板分红避税案例视频(近期/热点)
作者:张孝青 发布时间:2022-10-26 15:57:54 点赞:次
“个人独资企业节税百万”短视频泛滥?!
突发税务检查,企业要怎么办?

“个人独资企业节税大法”、“个人独资企业节税的两百种方法分享”、“综合税负率可低至1.48%”……据了解,最近短视频平台以上述标题为例的“个人独资企业节税”论调层出不穷,播放量居高不下,引发网友热议。
个人独资企业真的如这些短视频所说是节税的“万金油”吗?受税务政策的影响,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政策收紧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频出,这类的短视频很容易让人误把个人独资企业当成税务检查之外的“法外之地”!
据相关法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个人独资企业作为我国法定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这点毋庸置疑。随着核定征收政策的收紧,未来针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税务检查将进一步常态化,企业更是要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
01
什么是税务检查?
税务检查是税收征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履行缴纳税款义务、扣缴义务人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状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
02
税务检查的范围及形式
税务检查涵盖范围相当广泛,转让定价、一般反避税等特别纳税调整调查等直接由税务局负责。
稽查局进行的税务检查包括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就各项税种是否依法纳税的检查,对是否存在偷税、逃避追缴欠税、抗税、骗税等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对与检查相关的各类涉税事项的检查。
税务检查的形式一般有五种,包括重点检查、分类计划检查、集中性检查、临时性检查以及专项检查。个人独资企业面临的税务检查主要以集中性、临时性的检查为主,而针对已经暴雷的案例,则多以重点检查为主。

03
企业应如何应对税务检查?
事前严谨防范
企业在面临税务检查之前,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应随时保持税务合规意识、严格贯彻“四流合一”、建立有效财税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税务定期检查、了解最新税收政策及税务机关监管动态等。
对于小微企业,尤其是个人独资企业来说,长期目标应致力于搭建内部合规部门,设立负责税务实务的合规岗位,加强对企业内部合规管理、检查、培训等。
其次,应当警惕短视频平台某些财税商高歌“个独节税百万”之类的论调。积极寻求一家靠谱的智慧财税管理平台来加强企业的风控管理,有效地规避及解决风险,才是正确的治本良方。
事中妥善应对
接到进行税务检查通知后,应迅速做好准备,包括协调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例如税务部门、财务部门、法律合规部门、业务部门等)组建内部工作小组,了解稽查局进行本次税务检查的背景、主要目的等,组织、开展内部自查工作,以便提前自主发现问题、制定应对及补救措施。
稽查局在实施检查过程中,企业应在合理范围内积极配合税务稽查人员的工作,以便建立与税务稽查人员的良好沟通渠道。
对于税务稽查人员要求提供的资料,企业应根据其自身情况积极准备并提供,对于某些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提供的资料,企业应向税务稽查人员主动说明情况并寻求其理解。
随着稽查局检查工作的开展,企业应积极主张其合法权利,包括主动向了解稽查局提出的涉税疑点及掌握的有关证据资料,向稽查局要求约谈,递交书面及口头说明解释等。
企业在与税务稽查人员沟通时,还应重视对相关支持性文件资料的准备,从书面证据材料的角度并结合相关税收法律规定等,有理有据地向税务稽查人员进行解释、说明。
同时,企业应保存每次与税务稽查人员的沟通记录及往来资料,有利于下一阶段进行税务行政救济工作的开展。
事后主张合法权利
稽查局经过审理后,如果决定对企业进行税务处理或处罚,企业仍可以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积极准备税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由于税务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均有法律期限的要求,因此,企业在收到税务处理或处罚决定后,应立即组织内部讨论、决定及准备后续行政复议等救济措施。如果企业内部应对不及时,则有可能丧失救济的权利。

所有夸大个人独资企业的“节税”论调都要提高警惕!近年来,国内各地税务局也相继掀起了专项行动,针对个人独资企业虚开发票、偷税逃税骗税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未来,个人独资企业的税务检查也将常态化、日常化,税务检查的频率、力度会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