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他人避税私下转钱(1分钟前更新)
作者:陈体平 发布时间:2022-10-27 08:00:02 点赞:次
根据税法规定,公司转钱到股东私账后长期不还,一般按分红处理。也就是说交完25%的企业所得税后,还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算起来,股东经营公司赚的钱,差不多一半都用来交税了。
如何将公司的利润转到自己的私人账户,同时又能尽量少缴税,是很多股东们一直在困惑和研究的问题。那怎么样进行公转私能合理合法地少缴税呢?
一、公司从股东手里购买二手设备、器具
1、股东涉及税收
税种 | 增值税 | 个人所得税 | 印花税 |
税额 | 免征 | 免征 | 按万分之五计征 |
相关规定 | 个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免征增值税 | 只要转让价格低于原值,无需缴纳个税 | 按“产权转移书据”缴纳印花税 |
2、公司涉及税收
税种 | 企业所得税 | 印花税 |
税额 | 1、一次性税前扣除购入成本 2、公司使用设备、器具产生的费用都可以扣除 | 按万分之五计征 |
相关规定 |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税前扣除 | 按“产权转移书据”缴纳印花税 |
也就是说,公司如果直接分红给股东,股东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公司用打算分红的钱从股东手里购买二手设备、器具(如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二手车等),双方只需分别缴纳万分之五的印花税即可,且公司还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购入的二手设备、器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也可以税前扣除。
注意:公司购入的二手设备、器具一定要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所需,用于个人消费使用的不允许税前扣除。
二、公司支付相关服务费给股东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
股东在某些税收洼地成立采取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个人独资企业或个体户(部分地区核定征收率低至1.5%),公司将分红以服务费的形式支付给该个人独资企业。
也就是说,公司如果直接分红给股东,股东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公司用打算分红的钱从股东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处购买服务,双方只需分别缴纳万分之五的印花税,股东另外缴纳最低至1.5%的个人所得税即可。
注意:公司从股东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处购买的服务需符合公司经营实际需要和合理合规,不能为了追求避税,造成虚开发票的行为。
三、投资其他项目
有时候公司转钱给股东,不是为了实际分得资金,而是股东为了做其他投资。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不要分红给个人,直接投资股东想参与的公司或项目(尤其当股东只有一个人时),避免重复征税。
四、公司采取有限合伙企业形式运营
这个情况下仍然是有限责任形式,同时对企业产生的利润只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可以避免双重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有限合伙企业设立在采取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地区,那么可以将综合税率降得更低。
五、其他方式
(一)发放职工工资
1、把股东的分红纳入企业的薪酬体系,按照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税率(3%-45%)计算交纳个税,股东的工资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公司的利润,同时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
2.如果股东的家属也在公司任职,可以适当提高股东家属的薪酬待遇,通过公账发放他们的工资并依法代扣个税。
提醒:合理利用员工个人的个税免征额和专项附加扣除,抵免一部分个税,将股东的个人所得税降至10%以下或预期税率。
(二)提取备用金
可以根据公司制度,让股东提取一定的备用金,股东可以合理占用一段时间,备用金的金额和归还时间要符合公司规定,如果用发票冲抵必须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如果不符合规定的个人开支,不能用来报销,无法做税前扣除。
(三)报销差旅费
公司将对公账户上钱报销股东的出差费用,但出差必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同时提供证明差旅费真实性的相关证明材料。
(四)支付会议费
股东之间也是可以开会的,公司可以报销合理的股东之间开会的会议费。
最后提醒大家:公账转私账需谨慎,一定要有理有据,合理合法操作, 才有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