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独资 > 个人独资公司

北京税收返还政策(实时/要点)

标签:

作者:吕一帆 发布时间:2022-11-01 21:30:37 点赞:


核心内容:本报记者杜丽娟北京报道自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开始试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4年多时间里,政策逐渐降低退税条件,以缓解企业的退税难问题。在增量留抵退税政策不断放宽条件后,存量留抵税额也迎来利好,这标志着留抵退税优惠开始向纵深扩...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自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开始试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4年多时间里,政策逐渐降低退税条件,以缓解企业的退税难问题。在增量留抵退税政策不断放宽条件后,存量留抵税额也迎来利好,这标志着留抵退税优惠开始向纵深扩围。

按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作为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关键举措,这项政策成为增值税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会议指出,要抓紧出台实施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

在财税人士看来,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安排,成为今年减税降费的一个亮点,这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强力支撑。

存增量留抵税额均惠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后,减税降费成为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的最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作为一项事关大多数市场主体的税种,增值税的改革引起更多关注也变得顺理成章。

在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中,1~2月份国内增值税收入为14847亿元,在13项主要税收收入科目中,增值税收入占比排名第一,这足以说明其对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

简单说,增值税主要是以应税项目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其中应税项目包括货物、应税劳务、应税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等内容。

增值税的计算逻辑,主要通过销项抵减进项税额的方式,计算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额,由于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将增值税税负转移到下一环节,因此整个链条最后环节产生的增值税,最终是由消费者来承担。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流转到最终消费者之前,每一个流通环节产生的“增值额”是由买方作为纳税人,卖方作为扣缴义务人来缴纳增值税。

一位税务人士对此解释:“增值税的留抵主要发生在上述流通环节,其纳税主体是企业,最普遍的一个情况是当企业的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那不足抵扣的部分就可以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这种现象就叫留抵税额。”

理论层面看,留抵税额属于结转部分,可以通过退税返还企业,但实践中,特别是制造业,时常发生增值税进项大于销项税额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形成大量留抵。“在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情况下,长期留抵税额最终变成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而并没有流向终端消费者,这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上述税务人士介绍。

鉴于此,从2018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试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逐渐开放退税政策口径成为这几年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随着《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正式发布,留抵退税的范围也扩展到全行业。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放开行业限制,留抵退税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增量留抵税额,符合条件的存量留抵税额,也可以享受相关政策。

3月21日国常会决定,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7月1日开始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

增量留抵税额方面,政策从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这将大大减轻企业资金被占用的压力。

财政确保政策落实

在国务院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后,财政部门也迅速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按照制度性、阶段性、一次性举措相结合的组合式退税政策等方式,财政部将落实全年增加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具体操作时会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如此,财政部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中央财政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将按时点要求及时下达,包括新出台留抵退税政策专项资金、其他退税减税降费专项资金、补充县区财力专项资金。

财政部消息显示,首批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专项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于3月21日下午下达。

上述财政部相关人士介绍,当日下达的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专项资金将用于向小微企业退税财力保障提供现金流,为企业纾难解困。

据悉,在2019年全面试行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后,一些基层市县财政收入出现紧张,这使得退税面临较大压力。

此后,财政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联合发文,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地方分担机制,明确自2019年9月1日起,增值税留抵退税地方分担的50%部分,15%由企业所在地分担,35%由各地按增值税分享额占地方分享总额比重分担。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调整后,基层财政的退税压力得到缓解。“从效果看,其不仅解决了基层财政部门的财政支出压力,也提高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执行效率。”杨志勇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政策明确不仅要推行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扩大退税(包括留抵退税)规模,还会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

如今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预计越来越多的税收优惠也将实实在在落到企业身上。

财政部进一步明确,对于留抵退税政策,要建立资金预拨机制,逐月预拨、滚动清算,保障地方国库动态存有半个月的退税所需资金,从而支持地方切实做好退税工作。

推荐阅读

    1.通过咨询费避税违法吗(近期/资讯)

    一、裁判意见:双方于《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的转让价款XXX万元存在为避税而故意做低房价之嫌,故关于做低房价的约定内容无效,但该部分内容无效并不影响《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约...

    2022-10-19<作者: 黄富本>

    2.一般纳税人可以做核定征收吗(本月/认识)

    煤炭业可以享受一般纳税人核定征收吗?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否有了解最近的煤炭价格在疯狂地上涨,不管是内蒙古还是山西煤炭的价格都是一路上涨。夏季到了煤炭的用量就相对较多了,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下,煤炭的价格自然是会水涨船高。对于...

    2022-10-06<作者: 毛庆丰>

    3.自然人独资个体(独资企业增加股东怎么算价格)

    自然人独资个体(独资企业增加股东怎么算价格)1.由于这种经常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个人独资的股权查封诱导资源的行为,使资源从能够得到有效使用的地区流向使用效率不高但有税收优惠的地区,资源配置的效率受到损害。根据寻租,腐败的产...

    2021-10-29<作者: 张云涵>

    4.南京个体工商户税收政策(当日/商讯)

    1月18日,南京税务部门发布数据,2021年全市预计减税降费超150亿元;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为1.3万户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64.9亿元,税收红利持续释放,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年为1.17万户备案企业办...

    2022-10-31<作者: 任世清>

    5.以旧换新税收筹划计算「以旧换新征消费税」

    且委托方只就其加工劳务缴纳增值税,也就是说以旧换新要按照销售货物和收购货物两个业务活动来进行核算、计算该企业当月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11以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摩托车生产的摩托车,以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汽车轮胎生产的汽车轮...

    2022-05-22<作者: 贺守存>

相关文章

    1.咨询费占项目比例(当日/阐述)

    3月26日,资本邦了解到,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埃科技”)回复科创板IPO三轮问询。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在科创板第三轮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公司收入、销售费用、关联交易、独立性、研发费用、股份支付、科创属性等...

    2022-10-31<作者: 牛慧>

    2.企业所得税优惠方式(上市公司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优惠方式(上市公司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21万元,同比增长60%。2.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金马股份2021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年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189013万元,较期初340所得税差异理论4...

    2022-01-20<作者: 张小勇>

    3.柬埔寨注册公司(注册劳务公司经营范围)

    柬埔寨注册公司(注册劳务公司经营范围)1.公司注册有什么税收优惠政澄海注册公司策。滞纳金可能大家接触的也不少,那么滞纳金的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呢。这些标准一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2.理论上最标准的增值税,个人注册...

    2021-11-16<作者: 朱嘉牛>

    4.个人房产税如何计算器(新房购置税计算器)AOV

    伴随着大家现在的生活情况的更改,每家每户上几乎都是会购置一台汽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出门便捷。殊不知,购车是必须缴纳车辆购置税的,前两年我国也颁布过免减现行政策,造成如今实际要缴纳许多税款,很多人表明并不是很清晰。那车辆购置...

    2022-05-20<作者: 王现飞>

    5.企业常见节税方法包括哪几种(本月/消息)

    企业合理避税一直是每个会计人员都要面对的问题,没有老板愿意多交税,但是又不得不交税,因此,如何合理避税是每个会计人员都需要的,以下的合理避税方法主要摘自某著名咨询公司编撰的非公开出版的小册子,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一)模拟评...

    2022-10-16<作者: 姚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