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今日/推荐)
作者:李书彬 发布时间:2022-12-24 16:50:45 点赞:次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ji]算及其账务处理举例
上月末留抵税额为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xiao]售额[e]150万元,收[shou]款175万元。本月出口货[huo]物离岸价为35万美元,市场[chang]汇率为1美元=8元[yuan]人民币,计算该企业本月“免、抵[di]、退”税额。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免抵额必须要做会计分录。现将生产企业一般贸易的免抵退税[shui]的账务处理简[jian]单整理如下: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shi]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ru]下会计[ji]处理:借:应收账款[kuan](或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
出口退[tui]税会[hui]计分录
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e].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生产企业免抵退[tui]税会计分录是:借:其他应收[shou]款—应收出口退税款[kuan](增值税)(按期末留抵税[shui]额与免抵退税额较小一方记账),应交税[shui]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e])(金额等于免抵税额)。
出口退税怎么做账务处理[li]
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tui]”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qi]应退税额、当期免抵[di]税额。
实行[xing]免退税办法的企业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免、抵、退[tui]”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借:应收[shou]补贴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pin]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bao]表》中计算出的。
出口退税做账怎么做账务处理
计算[suan]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账务处理如下:借:其他应收款—应[ying]收出口退税款(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账务处理如下:出口货物免税,反映在账务处理上是出口销售时,无需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kou]货物抵税。
出口企业免抵退税额的[de]会计分录怎么做
出口货物退税的账务处理:按免抵退[tui]税额与[yu]免抵税额两者[zhe]之差,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按[an]计算的免抵退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kou]退税)”。②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货物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怎么处理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an]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shui]率。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dang]期应退税额。会[hui]计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ban]法。应纳税[shui]额为正数。借:其他应收[shou]款—出口退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zhi]税(出[chu]口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会计分录怎么做
货物出口并确认收[shou]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huo]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月末根据[ju]《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