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税收优惠 > 企业税收政策

应缴所得税就是当期所得税吗(9分钟前更新)

标签:

作者:陈勇勇 发布时间:2023-01-05 12:32:04 点赞:


核心内容:当期所得税和所得税[shui]费[fei]用吗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当[dang]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shui]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当期所得税不是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


当期所得税和所得税[shui]费[fei]用吗

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当[dang]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shui]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当期所得税不是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fei]用,而是[shi]当期确认的应交所得税。具体表现为:企业[ye]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ding]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zheng]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所得税—当期[qi]应交所得税“

应交税费-应交[jiao]所得税:该数值是当期实际应缴的所得税,是[shi]按税法[fa]口径计算的。计算[suan]上,根据当期会计利润,调整暂时性差异和永[yong]久性差异后的数额,乘以[yi]适应税率。同理,所得税-当期所得税[shui]的计算也要考虑永久性差异。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当期所得税不是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而是当期确认的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bu]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

所得税费用怎么算

所[suo]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其中,当期所得税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即: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即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ye]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shi]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

什么是所得税费用怎样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dei]税费用是指[zhi]企业经营利润应交[jiao]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hu]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一般情况下的不相等: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特定的情况下的相等:如果只[zhi]有永久性差异的时候,所得税费用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交税费是负债类科目。所得[dei]税是损益类科目。在[zai]不考虑递延所得税的情况下,这二者是相等的,如果不相等,应该[gai]就是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如何理解所得税费用=当期所[suo]得税费用[yong]+递延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run]应交纳[na]的所[suo]得税。其中包括了税法认可的利润应[ying]交的所得税金额以及税法不认可的,但是会计上[shang]计入当期利润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对于税[shui]法认可的利润应交的所得税金[jin]额就是指的当[dang]期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yong]核算企业[ye]负担[dan]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bu]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shi]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账[zhang]户性质不同:应交所得税是负[fu]债类账户。

当期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所得税(新准则中的所得税费用)是损益类科目,在损益表中[zhong]反映。只统计公[gong]司应计入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支出。即不是企业本期实际交纳的所得税额[e],也不是根据本期纳税调整计算的本期应交的所[suo]得税额。我个人认为不是这样:当期应交所得税=(利润[run]+-永久性[xing]差异调整项目+-暂时性[xing]差异调整项目)*税率当期应交[jiao]所得税中是包含永久和暂时两种差异的。所得税费用是永久差异和暂时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期所得[dei]税[shui]递延所得税以及所得税费用有什么区别

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以及所得税费用在行程原[yuan]因、计算方式和所属会计科目的[de]项目上都有所不同。形[xing]成原因不同当期所得税是从税法角度计[ji]算的当期利润,当期确认的应交所得税。对于“应纳税额所得额”来说,不存在补税或退税的事。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依据。我们不能[neng]把“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na]所得税额”搞混了。

当期所得税怎么算[suan]

所[suo]得税费用有两种计算方法:所[suo]得税费[fei]用=应[ying]交所[suo]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因此实现营业利润800000元,利润总额=800000-50000=750000。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ming]细核算。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ji]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

推荐阅读

    1.财政奖励税收优惠么(互联网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奖励税收优惠么(互联网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1.二级交易市场中的土地买卖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根据租入的土地使用权用途不同,按规定允许以本项日土地价款扣减销售额而減少的销项税金,而要深入探其实质最新砖瓦税收优惠,但用...

    2021-09-23<作者: 唐宇晴>

    2.中英协定关税是哪个条约

    中英协定关税是哪个条约1.丙公司应收应付会计的工作职责负责公司销售往来的核年底个税陷阱算工作。定期与客户进行往来款项的核对,这一笔销售业务收到款,规模不大,未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易开曼群岛有一个外号避税天堂,可...

    2022-02-21<作者: 郭忠华>

    3.税收优惠政策各地(青岛上合示范区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各地(青岛上合示范区税收优惠政策)1.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应当在接到联系单后15日内,纳税人应在本安排期满前月日内,纳税人应当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口罩是税收优惠吗交书面要的同时,经审...

    2021-09-30<作者: 王国祥>

    4.深圳园区税收优惠(双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深圳园区税收优惠(双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1.自然人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份以下简称股权转让取得所得,严肃执法,现就有关事项如下: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政策有关事项对小型退役士兵税收优惠做账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

    2021-09-05<作者: 罗文君>

    5.财税筹划平台是什么(近期/表述)

    财税公司是做什么的什么是财税[shui]公司财税公司是专[zhuan]门提供财政和税务服[fu]务。很多财税公司都会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财务顾问工作,为企业提供财务规划、财务内控系统建设及辅导、财务核算体系建设及辅导、税务筹划及辅导...

    2023-01-04<作者: 宁洪>

相关文章

    1.企业代缴个人所得税(当日/理解)

    公司代缴个税个人还需要申报吗“个人就不需要进行申报了。”个税由企业代扣代缴,员工个[ge]人需要再申报个税。下列各[ge]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suo]得。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计入应交税...

    2023-01-05<作者: 彭先飞>

    2.财政局非税收入管理局(股权收购税收筹划)

    财政局非税收入管理局(股权收购税收筹划)1.企业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所得税法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税收mg动画得税。2万元以下免税,指的是企业或非企业单位。纳税义务人为立据人,即转...

    2021-11-19<作者: 徐紫宸>

    3.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公式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公式1.落实物流运输业税收优惠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创商务服务个税造更加良好的税收环境。2.公平与效率是税收的重要适用税率越高原则。公平与效率是构建崇州契税税率新的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并...

    2022-03-13<作者: 周湉湉>

    4.瑞典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

    瑞典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1.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服务。称,为贯彻落个人所得税填写模板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现宁波所得税将继续有效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涉及的目录予以...

    2022-01-23<作者: 董福桂>

    5.青岛保税区公司注册优惠政策(当日/热点)

    保税区是个什么概念根据[ju]现行[xing]有关政策,海关对保税区[qu]实行封[feng]闭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qu],实行保税管理。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jin]入保税区,视同[tong]出境。同时,外经贸、外汇管[guan]理等部门对[dui]保税区也实...

    2023-01-04<作者: 于钢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