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税收优惠 > 企业税收政策

经营所得核定征收(分析/结论)

标签:

作者:李才军 发布时间:2023-03-23 03:38:16 点赞:


核心内容:经营所得核定征收经营所得是指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生产经营单位从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中获得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1.征收范围经营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生产经营单位所得。其中,企业指依法在...


经营所得核定征收

经营所得是指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生产经营单位从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中获得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

1.征收范围

经营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生产经营单位所得。其中,企业指依法在境内注册登记并取得生产经营资格的所有制单位;个体工商户指以个人身份从事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并按照规定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的自然人。

2.纳税义务人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经营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应当依法履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和提交有关资料等纳税义务,确保其所申报征收对象真实可靠。

3.计算方法

计算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缴纳的经营所得税,需要先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收入-免除项目-成本-费用-捐赠-其他扣除

其中,应纳收入是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销售额、服务费用等全部收入;免除项目包括规定的各种减免政策,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成本是指生产或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支出;费用是指与生产或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捐赠是指向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慈善组织捐赠资金或者物品;其他扣除包括符合规定条件的其他各种扣除。

确定了应纳税所得额后,可以根据当地公布的适用于该行业和该区域的适用性按照最新税收政策文件执行率进行计算,最终确定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需要缴纳多少经营所得税。

4.申报缴款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要在每年4月1日至5月31日之间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上一年度应交纳经营所得税,并在规定时间内缴清相应金额。如果未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申报和缴款,将会面临罚款等处罚措施。

同时,在进行申报时还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确保其真实有效。否则将被视为虚假申报行为,并可能面临严重惩罚。

5.经营所得核定征收存在问题

目前,在部分地区存在着“一刀切”式征收政策,即对某些行业采取标准速算扣除方法来核定征收。这种做法不仅难以反映实际情况,而且容易导致不公平现象出现。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加强对各类行业特点及市场环境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并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灵活多样化的核定方式。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确保良好市场秩序稳步形成。

6.结语

作为一项重要财政资源来源之一,经营所得核定征收具有重要意义。但只有通过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方式来推进该项工作,在保障市场秩序基础上促进全民财富增长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