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效果(近期/解释)
作者:苗庆伟 发布时间:2023-03-24 21:35:55 点赞:次
税收政策效果
税收政策是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减税降费带来的积极效应
近年来,持续推出减税降费政策,以缓解企业负担、促进产业升级。相应地,在减少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例如2018年起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提高了个人申请税收优惠额和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并增加了6项专项扣除。这些改变有助于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进而刺激消费市场活跃度。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双十一期间,全国网购交易额达到2135亿元,同比增长26%左右。其中许多消费者借助“996”补贴、子女教育支出等专项扣除规定大幅度减少了纳税金额。
此外,在制造业领域也有不少鲜活事例。近年来大幅度依据降低税负、放宽融资渠道等多种措施下,许多中小企业获得更好发展机遇。例如某家五金制造厂在享受到13%的优惠税率后,生产线增加两倍以上;某船舶制造企业通过升级技术设备和生产线,并获得银行贷款支持成功复苏并进一步壮大规模。
2.税收透明度及公正性的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现代社会中保证税收公正性和透明度显得尤为重要。纳税人可通过网络查询自己或他人的纳税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或进行申诉。
例如2019年新版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实施后,各地纷纷开通网上申报平台和移动APP应用程序辅助工具供广大群众使用。在手机端即可轻松查看自己的月薪所得是否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及该如何扣除各项专项扣除项目。
同时,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也有不小突破。例如北京市海淀区推出“首都知识产权服务超市”,对于初创公司可以免费获取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上海市虹口区为引进高层次人才设立“精英计划”,给予入驻企业免租金、免物业管理等优惠政策。
3.长期稳定预算体系建设
稳定预算体系是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长远规划、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坚持战略稳定等原则来构建健全完善的预算体系。
例如2019年12月31日,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报告指出:“预算编制尊重地方自治、坚持科学决策”。根据关于深化增值税扶持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简化征管流程”、“强化监管能力”、“夯实基础保障”等原则被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当中。
4.结语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步伐逐渐加快,“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依然是未来经济工作任务之一。“以减轻企业负担为突破口”的总体思路仍将长期存在,并且配套措施还将不断完善与优化。未来我们需要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有效运用好各种工具手段下取得更为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