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税收优惠 > 企业税收政策

从利润表看税收筹划(整理/归纳)

标签:

作者:彭孝东 发布时间:2023-03-27 23:05:28 点赞:


核心内容:从利润表看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依据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的一份报表,是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依据。1.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利润总额是指...


从利润表看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依据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的一份报表,是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依据。

1.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经营利润,它通常由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项目得出。纳税总额则是指企业应该缴纳的各项税款之和。

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首先需要对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进行计算,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企业纳税总额过高,可以通过调整成本、减少开支等方式来依据降低利润总额,从而依据降低纳税总额;如果企业利润总额过低,可以考虑增加销售量、提高产品价格等方式来增加利润总额。

2.税前扣除项目

在计算纳税总额时,除了应缴纳的各项税款外,还存在一些可以进行抵扣或减免的项目。这些项目被称为“税前扣除项目”,包括捐赠支出、研发费用、技术转让费用等。

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这些“税前扣除项目”的金额来依据降低实际应缴纳的各项税款。例如,在研发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并取得相应证明后,则可以将相关研发费用作为“技术开发支出”列入“其他经营成本”中,并享受相应扣除优惠政策。

3.营业外支出和非经常性损益

营业外支出通常指与主营业务无关但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支出项目。例如非法人员所得分配、罚款等。而非经常性损益则包括与日常经营无直接关系但对企业有较大影响的损益项目,如资产处置收益或损失等。

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营业外支出和非经常性损益来达到减少纳税负担或增加公司盈余目标。例如,在处置资产时可根据其是否带来净现金流以及未来带来现金流量大小选择不同方式处置资产以达到更好地节约相关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所得率。

4.小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公司管理和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公司不同方面对于公司自身长远发展带来积极效果或负面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相关战略规划以达到协调发展。而在实践操作中需要注意遵循法律法规政策并且合理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税务规划工作,从而达到尽可能依据降低税务风险减轻税务负担并提高公司自身竞争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