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案例(当日/认识)
作者:王万华 发布时间:2023-03-28 03:37:45 点赞:次
核定征收案例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运行的重要支撑。在税收征收中,核定征收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即根据纳税人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由税务机关对其应纳税额进行核定,并按照核定结果进行征收。
案例分析
某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购进了一批设备,并在当年向税务机关申报了折旧费用。然而,在下一年度,该公司却将这些设备转卖给了其他企业,并没有继续计提折旧费用。税务机关认为该公司存在偷逃税款行为,决定对其进行核定征收。
调查取证
在对该公司进行调查取证后,税务机关发现该公司存在多项违法行为:未如实申报销售额、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同时,也发现该公司存在未计提折旧、挪用经营所得等问题。基于此,税务机关认为该公司应当缴纳更多的税款。
核定计算
针对该公司存在的问题,税务机关进行了详细的核定计算。其中包括:将未计提折旧费用按照相关规定重新计算,并加入应纳所得税额;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予以清理,并依据实际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应纳额;结合挪用经营所得情况,将其列入企业所得并计算相应所得税等。最终确定该公司应当缴纳的具体数额。
后续处理
根据核定结果,在通知书发出后,该公司可以选择两种处理方式:接受并缴纳相应金额的欠款或者向稽查部门提出异议申诉。如果选择前者,则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款程序;如果选择后者,则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等待进一步处理结果。
结论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章,否则会面临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同时,在遇到类似问题时需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并积极主张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