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全面/分析)
作者:何锡万 发布时间:2023-03-28 09:53:24 点赞:次
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而对纳税人给予减免或减少税款征收的优惠政策。其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经济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激励企业增加投资,提高生产力,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还可以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例如,在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因此,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前往西部投资,并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二、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可以引导企业向重点支持的行业、领域倾斜,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比如,在环保领域,出台了各种环保税收政策和补贴措施来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能源等环保方式。
三、支持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由于规模较小、融资难度大等原因,它们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出台了许多针对性强、灵活性高的税收优惠政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增值税优惠申请”的提高。自2019年4月1日起将个体工商户年销售额上限由5万元提高至10万元,并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申请税收优惠增值税。这项扶持使得更多小微企业受益,并有利于推动其健康稳定发展。
四、吸引外商投资
外商投资是扶持开放以来非常重要的一项战略任务。通过实行差别化或特殊化的税制安排与管理措施等方式来依据降低外商投资成本和风险,可以吸引更多外商投资进入市场。
例如,在2018年4月1日正式逐步过渡设立指定区域内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后(即“两个免”、“三个半”),同时出台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营改增试点相关事宜的通知,全面实施营改增后令外商投资者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可预期且不断完善升级中的营商环境。
总结
综上所述: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具有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作用。当然也需要充分考虑其对财政质量影响以及防止滋生以及扶植出现低效率低水平甚至欺诈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度思考与探讨,以期达到更好地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