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税收优惠 > 企业税收政策

核定征收得利润率怎么算(如何/解答)

标签:

作者:王东启 发布时间:2023-03-29 13:54:07 点赞:


核心内容:核定征收得利润率怎么算在税收征收中,利润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对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征收单位需要核定纳税人的利润率,以此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那么,核定征收得利润率怎么算呢?下面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介绍。一...


核定征收得利润率怎么算

在税收征收中,利润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对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征收单位需要核定纳税人的利润率,以此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那么,核定征收得利润率怎么算呢?下面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理论计算方法

1.利润率的定义

所谓利润率,就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实现的净利润与相应销售额之比。它反映了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并且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2.利润率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角度,利润率可以分为毛利润率、净利润率和税前净利润率等多种类型。其中,毛利润率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后直接产生的纯收入与销售额之比;净利润率则除去各种费用后计算出来的净收入与销售额之比;税前净利润则是在计算出净收入之后再扣除各种应交税款而得到的数值与销售额之比。

3.核定征收得利润率

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90号)文件规定,在确认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时,可以采用“核定征收”方式。具体说来,就是依据当地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并参照该行业内同类企业平均水平及其经营成本、费用情况等因素确定合理、公正、适当的预估成本及费用,并根据预估成本及费用与转让价款之间相对大小确定合理、公正、适当的预估成本及费用占转让价款之比,即为核定征收得利润率。

二、实际操作方法

1.查阅相关政策文件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查阅相关政策文件了解当地对于该行业内同类企业平均水平及其经营成本、费用情况等因素规定。这些文件包括企业会计、预算法以及各省市财政局发布的财政规章等。

2.了解行业平均水平

在查阅完相关政策文件后,需要了解该行业内同类企业平均水平及其经营成本、费用情况等因素。这一步可以通过查看行业报告或者询问专家学者来获取信息。

3.计算预估成本及费用占转让价款之比

根据上述信息,在确认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时可以进行核定征收,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预估成本及费用占转让价款之比:


预估成本及费用占转让价款之比=预估成本+费用÷转让价款

三、注意事项

  1. 不可随意改变核定结果:
  2. 在确定了核定征收得利润率后,必须严格按照此结果执行缴纳个人所得税义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改变核定结果或提出异议。

  3. 需保证公正性:
  4. 在制定核定方案时必须保证公正性。如果发现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情形,则将依法追究责任。

  5. 注意保密:
  6. 制作并使用有关资料时必须注意保密工作,并做好相应安全措施防止泄露有关信息。

四、总结

以上就是如何核定征收得利润率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介绍。尤其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建议参考专家学者意见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 公司财务分析与决策,杨继光编着,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商战智囊:股票投资秘笈,罗松青编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3. 会计学原理,王茂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管理会计基础,李海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