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服务业税收政策(说明/解释)
作者:杨源昌 发布时间:2023-03-30 10:14:23 点赞:次
体育服务业税收政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为了促进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引入了一系列税收政策。
1.增值税优惠政策
针对体育场馆、健身房、游泳馆等企业,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具体来说,这些企业在销售自己的服务时可以享受到6%或者3%的增值税率,相比于其他行业更低。
2.所得税优惠政策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个人从事体育竞赛、表演、教练等活动取得的所得是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按照以往规定,劳务报酬所得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但是对于从事“全民健身”、“奥运备战”等活动的专项人才,则可以享受到申请税收优惠个人所得税政策。
3.税前扣除政策
职业运动员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在2019年颁布实施了关于完善职业运动员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职业运动员可以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先扣除相关支出和费用,并且允许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结转亏损。
4.减免印花税政策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各种票据、合同、证书等文件都需要缴纳印花税。但是此类文件与体育活动有关时,则可以获得申请税收优惠或者减免印花税的优惠。
5.其他相关政策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特定情况下的优惠政策。例如,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参与组织和服务保障单位可以享受到营改增试点期间附加费用抵扣政策;在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园林绿化和运动场地建设等方面时,则可以获得相关奖励。
结语
总之,在当前推进供给侧扶持、深化文化扶持过程中,切实加强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好市场主导作用以及完善配套服务保障等方面都非常重要。而各级财政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则是有效推进这一目标实现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