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每年都需要核定么(正确/理解)
作者:胡兴才 发布时间:2023-04-01 22:33:25 点赞:次
核定征收每年都需要核定么?
税收是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保障税收的合理征收和使用,各级财政部门都会进行核定工作。那么,核定征收每年都需要核定么?
1.什么是税务核定?
税务核定是指对纳税人所报送的各项税务资料进行审核、比对、计算以及确认等过程。这个过程中,主要针对纳税人所申报的应税项目是否准确、是否遵守了相关法规和规章等方面进行检查。
2.核定的对象有哪些?
按照不同情况,税务部门会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核定:
- 企业单位
- 个体工商户
- 个人纳税人
在企业单位方面,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的核定。
个体工商户除了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外,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一些没有固定职业、只有通过劳动或者其他方式获得收入的群体,如艺术家、编剧等,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3.核定征收每年都需要吗?
根据预算法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依据本级财力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本级人大批准预算时确定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其余支出应当事先列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内。”也就是说,在每年确定预算时,都需要对相应的支出项目进行审核和确认。
同时,地方财政条例第三十三条也明确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全民所有制企业、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等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企事业单位中开展全面经济效益评价工作。”这就意味着,在经济效益评价中也必须涉及到相应的征收与支出问题。
4.核定不足会产生哪些影响?
如果某一个层次未能对相应支出项目予以充分审查和确认,则可能会导致以下影响:
- 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 增加行政成本:
- 损害民生利益:
如果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则可能导致投入与产出间不匹配,从而影响到整体经济效益;
如果某些项目未能受到充分审核,则后期可能会因为来自社会舆论压力或者监管机构调查而造成额外行政成本;甚至可能导致损失更大;
如果某些项目未能受到充分审核,则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进而损害到民生利益。
5.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环境下,每年都需要对各项征收与支出予以充分审查与确认。这样才能够保障资源合理配置,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