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经济奖励办法(读懂/明白)
作者:洪立金 发布时间:2023-04-02 08:43:46 点赞:次
税源经济奖励办法
税收是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为了鼓励纳税人主动履行纳税义务,提高纳税信用度和贡献度,促进税源稳定增长,各地相继出台了税源经济奖励办法。
一、奖励对象
1.纳税人:指在规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缴纳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税务机关:指对于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维护财政稳健运行、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基层和一级税务机关。
二、奖励方式
1.减免罚款或滞纳金:对在规定期限内自愿申报缴纳欠缴的应纳税款并按时补全相关申报资料的纳税人,可以减免相应比例的罚款或滞纳金。
2.提高评价分数:将遵守法律法规、诚信守信、主动履行义务等作为评价绩效考核指标,并相应提高评价分数,直接影响到企业获得投标资格、贷款利率等方面。
3.发放荣誉证书:对于取得优秀成绩的企业或个人发放荣誉证书,并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增强其社会形象和品牌声誉。
三、奖励标准
1.减免罚款或滞纳金:根据欠缴金额和补缴时间等因素确定具体减免比例,并在扶持期内内累计执行,不得超过当年应征收罚款或滞纳金总额的10%。
2.提高评价分数: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制定相应评价标准,并在每年度末进行绩效考核。优秀企业或个人可获得额外加分,但不得超过当年总分数的最新扶持标准。
3.发放荣誉证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颁发标准,并设置“最低达标线”,只有达到该标准才能获得证书。同时,在公示名单中注明是否为“特别优秀”、“优秀”、“良好”等级。
四、注意事项
1.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所有奖励都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和审批,并严格遵守相关程序和法律法规,确保公平公正。
2.强化监管措施:加强对申请者信息核查及甄别工作,切实防止虚假申报;同时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违反规定者予以严肃处理。
3.不断完善激励措施: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发展需求变化,在原有奖励基础上不断完善激励措施,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五、总结
通过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给予奖励,在激发社会活力与发挥市场作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需要持续优化并加强监管力度,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