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税收优惠 > 企业税收政策

递延纳税的筹划方法(解释/归纳)

标签:

作者:冶发顺 发布时间:2023-04-03 09:44:36 点赞:


核心内容:什么是递延纳税?在企业财务中,递延纳税是指未来需要缴纳的税款,在现在的财务报表中暂时不予以确认,而是留待将来再进行确认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据降低企业当期所需缴纳的税款,节省经营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


什么是递延纳税?

在企业财务中,递延纳税是指未来需要缴纳的税款,在现在的财务报表中暂时不予以确认,而是留待将来再进行确认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据降低企业当期所需缴纳的税款,节省经营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

递延纳税筹划方法

1.合理选择会计政策

合理选择会计政策是递延纳税筹划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规定,企业可以有多种会计政策可供选择,如资产减值、收入确认、成本费用等方面。对于每种政策,都有其对应的纳税影响。因此,在制定财务报表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选取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

2.优化收入结构

优化收入结构也是递延纳税筹划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安排营业时间、货物销售方式、合同签订时间等措施,可以将应税收入分拆到多个年度或推迟到未来几个月或年度确认。这样可以使当前年度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减少。

3.合理运用折旧政策

运用折旧政策也是递延纳税的一种有效手段。折旧是指固定资产价值按照其预估使用寿命分摊到每个年度的损耗费用。因为固定资产购置后无法直接进行扣除,只能通过折旧在未来若干年度内摊销,并且每年摊销额不能超过固定资产原值乘以规定比率。因此,在确定折旧比率时可以适当提高或者依据降低以达到调节当期所需缴纳所得税额度目的。

4.合理安排债务融资

借款利息支出通常属于当期费用,在确定应交所得税时可以扣除。因此,在融资时应尽可能选择长期借款,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借款利率,并且还要注意不要超过法律法规限制范围内。

5.积极开展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通过向员工发放公司股票等形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行为,并以此提高公司绩效和增加股东回报。在执行股权激励计划时,可以将部分股票流转至将来某一个特定时间段(如5年后)回购并注销掉,由此推迟缴纳相应所得税金额。

总结

以上五种递延纳税筹划方法只是其中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几种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审查风险等问题,并且需要充分了解企业自身实情和市场环境变化及趋势等因素综合衡量后才能做出最佳决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