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所得核定征收起征点(讨论/论述)
作者:杨小彬 发布时间:2023-04-04 05:30:05 点赞:次
经营所得核定征收优惠申请
经营所得是指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利润、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股息、红利等各种形式的收入。税法规定,对于这些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而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实行适当的减免政策,以缓解其税负压力。
1.什么是经营所得核定征收?
经营所得核定征收是指对纳税人的实际利润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应纳税额和税率的一种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年度应纳税额不超过100万元,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2.经营所得核定征收优惠申请是多少?
根据有关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适用经营所得核定征收时,其年度应纳税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可以按照3%或5%的比例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具体比例由地方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如何确定是否符合条件进行经营所得核定征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申请采用此种计算方法:
- 从事生产、加工、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并有自己独立承担风险的固定场所;
- 从事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等服务性行业,并有自己独立承担风险的固定场所;
- 从事其他行业但雇佣职工人数不超过30人(含30人)并有自己独立承担风险。
4.如何进行申报?
符合条件且愿意采用该计算方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填写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以下简称“会计”)时,在“其他”项目下注明采用了该项优惠政策,并在年末结账时按照规定提交相关资料即可。
5.经营所得核定征收与一般计算方法相比有什么优势?
(1)税负减轻: 相对于一般计算方法来说,经营所得核定征收能够更好地反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际获利水平。通过将年度应纳税额限制在100万元以内,并采取更低的比例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能够有效减轻其财务负担。 (2)管理简化: 采用该种计算方法之后,由于节省了复杂繁琐的会计处理流程,使相关部门在管理上也变得更加简单明了。同时也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更大灵活性。 (3)促进发展: 通过优惠政策刺激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进而增加就业机会,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产品与服务。
结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对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越来越重视,在政策上推出了诸多针对性措施以协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其中包括推行“双减”、“三免三申请优惠”等优惠政策并逐步完善相关管理。作为一项非常重要且广泛适用于各类中小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之一——经营所得核定征收已然成为许多中小微型客户选取最佳缴费方式时首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