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国家和地方留存比例(增值税国家省市比例)(说明/讲解)
作者:尹俊峰 发布时间:2023-04-09 12:03:43 点赞:次
一、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的概念
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简称“增值税省市比例”,是指在增值税的征收中,根据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原则,中央和地方各自留存多少比例的税款。
二、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的历史沿革
早在1994年制定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就规定了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随着经济发展,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原来由地方征收管理的营业税改为由中央征收管理的增值税。此次扶持对于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也做出了调整。
三、当前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情况
目前,对于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增值税省市比例。其中,18%是最高的全国标准,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为3%(小微1%)。而对于特别支持的行业,如农产品销售、文化体育等,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为13%(小微1%)。
四、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的意义
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的调整,不仅是财政分权扶持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税制扶持、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调节中央和地方在税收收入上的分配比例,既能保证中央基本财力需求,又能充分激发地方积极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五、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调整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营改增试点不断推进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的增值税省市比例也有所调整。这一调整将会对于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需要特别注意调整后各项政策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落实。
六、结语
总之,增值税和地方留存比例是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协作的重要体现。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扶持不断深入,增值税省市比例也将会不断调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