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元免税政策(30万以内免税政策)
作者:周剑秋 发布时间:2022-03-25 00:39:36 点赞:次
1.就是各地你们可以减免属于你们地方财政的税种,只要不要不超过50%就可以。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异地预缴增值税的,若月销售额不超过15万元,是否还需要预缴税款。
2.提醒3:一般纳税人也有可能是小型微利企业,一般纳税人标准为连续12个月或者连续4个季度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小型微利企业的指标、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两者不同指标标准。
3.该纳税人本季度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其中销售不动产取得收入应照章纳税。转登记日前经营期不满12个月或者4个季度的,按照月(季度)平均销售额估算累计销售额,确定是否符合转登记的条件。是需要注意的是,纳税期限一经选择,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变更。
4.此次改革之后,小微企业的认定不在区分企业类型,所有企业是平等的。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由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至15万元以后,公告明确按照现行规定应当预缴增值税税款的小规模纳税人,凡在预缴地实现的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的,当期无需预缴税款。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
5.(2括号原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企业,在年度中间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按本公告第三条规定判断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应按照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累计情况计算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在政策执行中,以下问题纳税人经常问,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关注的问题。
6.放心开发票吧,今年第一季度申报的时候,增值税30万以内都是免征增值税的。(4括号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已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不符合《通知》第二条规定的,应当按照规定补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一、3万元免税政策(30万以内免税政策),要怎么样应对
1.小规模纳税人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在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仍未超过10万元的,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案例分析:该纳税人第一季度合计销售额为50万元,剔除销售不动产后的销售额为20万元,未超过30万免税标准。
2.为剔除偶然发生的不动产销售业务的影响,使纳税人更充分享受政策,公告明确小规模纳税人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5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45万元,在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仍未超过15万元的,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
3.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号)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专票20万填在申报表1栏,15栏自动按照3%生成税额。
4.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当期若发生销售不动产业务,以扣除不动产销售额后的当期销售额来判断是否超过10万元(按季30万元)。如按月申报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在季度第一个月内申请变更为按季申报纳税,可自申请变更的当季起按季申报纳税,适用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的免税标准;如在季度第三个月内申请变更为按季申报纳税的,在申请变更的当季仍按月申报纳税,适用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的免税标准,可自下季度起按季申报纳税,适用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的免税标准。

二、3万元免税政策(30万以内免税政策),怎样才能详解
1.为确保相关政策顺利实施,税务总局制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5号,以下简称公告),就若干征管问题进行了明确,我们把握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时,应关注几下几点: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月销售额标准提高以后,销售额的执行口径是否有变化。纳税人偶然发生的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计入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
2.假设毛利为50%,一年的所得税合法缴纳才需要缴纳3万元就可以了。
3.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提高至10万元后,没有出台提高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标准的文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如在季度第一个月内申请变更纳税期限的,可自申请变更的当季起按变更后的纳税期限申报纳税;在季度第三个月内申请变更纳税期限的,申请变更的当季内仍按变更前的纳税期限申报纳税,可自下季度起按变更后的纳税期限申报纳税。
4.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即实际税负为10%。
5.资产总额、从业人数指标比照《通知》第二条中全年季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计算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的季度平均值;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指标暂按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不超过300万元的标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