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账务处理(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作者:李健飞 发布时间:2022-03-25 20:03:40 点赞:次
1.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因为是出口免税,应将该出口商品耗用国内采购材料的进项税额进行进项转出,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2.外贸企业购进内销货物,在转作出口销售后,应将库存内销商品转到库存出口商品,已作内销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至出口进项税额。
3.本文通过举例来解答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账务处理问题。同月公司购进内销服装不含税价款20000元,进项税2600元;当月销售取得含税价款33900元。
4.后经调查核实。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可抵扣的增值税额,既包括可直接用于抵减销项税额的,又包括可用于出口退税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包括可用于出口退税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规定,外贸企业发生原记入出口库存账的出口货物转内销或视同内销货物征税的,以及已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发生退运并转内销的,外贸企业应于发生内销或视同内销货物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
5.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是指外贸企业以及实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的工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其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免征。该化妆品的消费税税率为30%,增值税退税率为13%。

一、出口退税账务处理(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如何做评价
1.采购成本为1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为17万元,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2.用于出口的存货及其进项税额两个账目应分开核算,不能合并在存货账目核算。
3.存货的相关税费,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税费、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相应的教育费附加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外贸企业应单独设账核算出口货物的购进金额和进项税额,若购进货物时不能确定是用于出口的,先记入出口库存账,用于其他用途时应从出口库存账转出。
4.《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均将按照税法规定不予退回的增值税额,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借方,而税法规定不予退回的增值税额,包括前述退税率低于适用税率的,相应计算出的差额部分的税款。从会计概念上说,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属于按规定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括号》解释,存货的购买价款。
5.如果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不一致,由此产生的差额部分出口货物进项税额则转至主营业务成本;当货物放弃出口用于内销后,再从出口货物进项税额转至内销货物进项税额。
6.外贸企业只要按照现行有关税收政策、会计规定准确核算进项税额,正确处理出口退税等账务,就可以避免因出口退税账务处理、会计核算不当引起的涉税风险。
7.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退税额。企业出口退税账目处理不当造成的。

二、出口退税账务处理(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要怎么评判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销售实现时间的确定出口货物的销售实现时间,不论是何种运输方式(海、陆、空、邮),均以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理交单后。
2.外贸企业采用的是后一种管理办法。外贸公司出口退税(增值税)核算外贸公司出口货物必须单独设账核算购进金额和进项金额,如购进货物当时不能确定用于出口或内销,一律记入出口库存账,内销时从出口库存账转入内销库存账。
3.当月该批商品已全部出口,售价为每箱150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8元人民币),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
4.外贸企业应在取得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的下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报纳税时,以此作为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使用。要求计算应退增值税和消费税并编制会计分录。
5.借:主营业务收入贷:应收帐款(银行存款)直接免征的增值税不用登记做帐务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出口货物劳务成本,指主营业务成本,而不是存货成本;出口库存账包括用于出口的存货及其进项税额两个账目,而不只包括用于出口的存货一个账目。
6.如果该企业是生产企业,除了有出口免税收入之外,还有出口退税收入、内销收入等,需按一定的比例将出口免税耗用的国内采购材料的进项税额计算并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