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最新政策(最新财税政策)
作者:张兰芹 发布时间:2022-03-27 09:39:09 点赞:次
1.加快推开水资源税改革,把试点地区经验推广至全国,按照从量计征和从价计征相结合的计量方式,鼓励推广用水、取水在线计量设施。公开绿色财税政策制定过程,提高政策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完整性,增强社会各界对财税政策相关报告的可获得性,借助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拟定的财税优惠政策目标、范围、期限等,建立第三方公共支出监督制度。
2.通过税收范围、征收方式以及税收优惠等改革促进各类生产、消费群体改进环境行为,通过税收优惠重点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激励。
3.基于生态贡献核算方法,完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补偿机制,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与政策范围,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调节作用。针对第三方研发和推广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新工艺,给予更加优惠的税收优惠政策,培育第三方治理新模式。
4.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较高,补贴政策完全退出之后,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辆的购买欲望可能会受到影响,可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具体市场情况,酌情考虑对新能源车辆减免部分车辆购置税。企业利用税后利润再投资于环保专用设备的,应给予一定比例的退税支持。加快完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完善信息互通共享;明晰环境保护税复核办法,明确复核规范、工作流程及文书格式等具体操作细项;结合排污许可制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完善排污系数和物料衡算方法。

一、税收最新政策(最新财税政策),如何快速界定
1.对企业购置并使用环保专用设备,研究推行加速折旧政策,对防治污染的设备和设施、特定基础材料、废弃物再生处理设备等,允许加速折旧。对高能耗、高污染汽车实行高税率征税,对低能耗汽车实行低税率征税,或设置一定的补贴或税收返还政策,以达到限制高污染车辆购买的目的。
2.明的质量及公众知晓度。加快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尽快扩围到森林、海洋、草地、滩涂等生态和经济价值显著的自然资源。将消费税绿色税目征税方式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明确告知消费者购买污染生态环境商品时要承担的具体消费税额,增强消费税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
3.推动地方税额标准制定衔接环境质量达标。制定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预算,保障财政支出政策效益的连贯性,消除财政支出政策效益时滞性所带来的影响;明确生态环境保护投资比例,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水平相匹配,财政支出不因经济下行而难以保障。完善财税政策信息公开和监督机制。
4.深入推进绿色税收改革继续深化环境保护税改革。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大、交通污染贡献大的重点城市的压力,鼓励重点城市加强交通拥堵税可行性研究。
5.继续深入推进绿色税制改革,充分发挥对企业环境行为和产品消费行为等的调节作用。包括强化由增值税、所得税等组成的激励型税收政策以及环境保护税、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等组成的约束型税收政策的调控引导作用。

二、税收最新政策(最新财税政策),怎样去评价
1.缺程度和不可再生特征确定税额水平,适度提高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资源税税率,促进建立体现生态环境价值及资源稀缺性的税收制度。将水资源税收优惠推广普及到绿色环保企业、主动采用节水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等,根据不同的水耗设置相应的税收扣除标准。
2.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以数字化为基础,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应用到财税领域,以财税科技进步推动财税管理能力提升。规范资源租、税、费分配关系,借鉴矿产资源和城镇土地资源的征税经验,进一步理顺扩围后资源税费体系中的租、税、费关系和合理负担水平,积极发挥市场的引导与调节功能,做好资源税与其他相关税种税负的衔接,统筹资源品所涉及的消费税和增值税的税负,形成税收政策合力。
3.研究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如白炽灯、一次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饭盒等,这些产品在征管技术和实施能力方面具有可行性。(董战峰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研究员;。
4.设立绿色财税政策专项科研课题,构建科学制定财税政策的技术体系。促进财税数据信息的共享,运用现代监测、统计、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财税管理的数据信息生产能力。科学研究和调整环境保护税税率,增强企业环境创新动力,使税率向与环境质量呈负相关、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的方向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