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额分摊表(进项税按销售额分摊抵扣)
作者:侯亚鸽 发布时间:2022-03-27 17:10:41 点赞:次
1.纳税人在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时,对其取得的销售免税货物的销售收入和经营非应税项目的营业收入额,不得进行不含税收入的换算。
2.上述公司将能够准确划分进项税的销售外购货物收入作为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是不正确的。
3.尽管从理论上看,在固定资产、不动产存续期内,按照其折旧费用分摊进项税额相对精确,是现行增值税制度主要采用购进扣税法,且经历生产型增值税到消费型增值税改革后,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可在购进当期按规定全额抵扣;不动产及不动产在建工程自2019年4月1日起,其进项税额也实现一次性抵扣。考虑115号文出台于2011年,是在增值税转型改革之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固定资产,可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4.销售软件产品的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对于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应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当月购入水泥、沙石等原材料取得无法准确划分的进项税额60万元。办公用房的进项税额分摊可先计算即征即退项目应分摊部分,剩余进项税额全部计入一般项目的应税部分。
5.上述方法是以取得进项税额当月的销售额占比,分摊各项目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购入货物时,没有明确是用于应税、免税、简易计税项目还是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并且在使用时既用于应税,又用于免税或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又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部分。
6.其中兼营简易计税、免征增值税项目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计算方法与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项目有所不同。

一、进项税额分摊表(进项税按销售额分摊抵扣),如何去评述
1.对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项目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应当将该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2.生产设备既用于即征即退产品也用于一般项目产品的生产,其进项税额应予以分摊。
3.故对购进固定资产、不动产进项税额的调整,不宜时限过长。与一般应税项目类似,即征即退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允许按规定抵扣。纳税人应将选定的分摊方式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变更。
4.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简易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准予抵扣,不存在划分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允许退还的是一般项目下的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不包括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项目下的留抵税额。购进固定资产、不动产进项税额的分摊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不动产,兼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项目,取得的进项税额允许全额抵扣,无需计算分摊。
5.假设2013年8月~12月实现营业收入8500万元,累计进项税为1050万元。
6.对于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纳税人,应单独核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项目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未按规定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7.固定资产(含不动产)一般存续期间都较长,以购入当月的即征即退项目销售额占比计算进项税额分摊容易出现偏差,可考虑以年度清算调整,使其更趋合理。

二、进项税额分摊表(进项税按销售额分摊抵扣),怎样做释义
1.其计算公式为:无法划分进项税额中用于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项目的部分=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项目销售额÷当月全部销售额合计。书销售收入1200万元、餐饮业收入1500万元,销售外购货物3500万元,外购货物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金为460万元。
2.以上是进项税额分摊的两种常见情形,而即征即退与一般项目的进项税额分摊,在《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中并无相关条款界定。纳税人既有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也有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项目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
3.因市场波动、企业经营等因素,可能出现在购入固定资产的当月。参照资源综合利用、软件产品即征即退政策计算无法划分进项税额的分摊方法,对纳税人购进的兼用于即征即退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固定资产、不动产,其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可考虑如下分摊方法:按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分摊。故115号文的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不仅包括一般货物、劳务,还包含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4.对于适用即征即退政策的软件产品开发企业,所购入的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的设备及工具,应计入软件产品即征即退项目,而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按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分摊。
5.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6.这里除了常用的销售额占比外,还有按实际成本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方法。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据年度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