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国税地税分工(国地税合并后人员怎么改革)
作者:范卫强 发布时间:2022-03-29 09:53:08 点赞:次
1.金税三期系统存在技术缺陷,且编制与实务脱节。各直属地方税务局应按照省地方税务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本单位人员清理工作。
2.在程序上减少了纳税人的负担,释放了改革红利,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金税三期系统是划转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并库没有完成,基层的工作大部分没法展开。下列人员为清退对象临时工作人员;利用各种手段,假造招工招干手续人员;。
3.政策来的让人措手不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4.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深入细致地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认真落实政策,确保超编人员清理工作顺利完成。新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税收征管的面貌,全国的国地税部门共用一套金三系统,双方业务广泛合作深度融合,为合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本文针对现存问题,进一步提出破解国地税合并中的困难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国地税合并的完善优化和再升级建言献策。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分别建立国税局和地税局,提高了两个比重,促进了当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6.而对大部分地区的税务机构来说,社保非税收入征收是全新的课题,现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营改增后国税地税分工(国地税合并后人员怎么改革),怎么去评述
1.有人以为是地税局撤销,其实是错误的。为了缓解这一局面,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税收数据是税务机构政策落实的成果,税务机构缺乏运用数据分析反向检验自身工作成果的意识,没法做到积极反馈,从而发现不了征管流程与政策落实中的问题,不能进一步改进工作。
2.国地税合并是大部制改革中机构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人员优化配置、机构设置等问题上具有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地方采用减免企业税收的方式,截留经济发展成果。
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国税、地税机构分设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4.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的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税务系统人员结构的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税务人员基数大。当前基层税务机构仍面临的问题税务人员思想上波动较大在国地税正式合并之前,根据2015年《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各地方国税局,地税局已展开不同程度的合作。
5.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调入地税系统时间的人员;连续旷工15天或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人员;1998年以来,连续2年考核为不称职的人员;截至本方案实施之日止,仍停薪留职的人员。

二、营改增后国税地税分工(国地税合并后人员怎么改革),如何开始阐明
1.分析和研究国地税合并背景下基层税务机构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基层税务机构来说,使其能更好地践行国地税合并方案的具体实施措施。然而从流程再造的角度来看待国地税合并,仍有以下两方面问题较为突出。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也指出,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局部利益形成收入混库,使当时的国家改革意图不能得到落实。
2.当初的制约条件已经不存在了。至于国地税合并后办税人员是否清退(分流),现在还不好说,相信会陆续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3.各省在税务总局统一安排下分批分步骤进行金税三期系统并库。为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税务人员的对合作的认识不同且缺乏大局意识,各地合作效果不整体成效较差。
4.分税制的不彻底,导致国地税业务趋同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营改增虽然消除了部分重叠,又产生了地税业务萎缩的新问题,机构分设的意义已经大大下降。
5.国地税合并后,相同職能部门合并,势必会有人员富余问题出现,再加上老龄化严重,人才结构出现空档,短期内会出现人力资源相对过剩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矛盾。现阶段简单的合并远远不能满足国地税合并预期的要求,信息系统在以下方面有待整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