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改革历史(税制改革发展历程)
作者:林瑞琪 发布时间:2022-03-29 17:13:53 点赞:次
1.在税收制度理论部分,本文通过界定税收制度的基本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税收思想和西方主流的税收理论内容;制度变迁理论部分则是在分析制度与制度变迁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我国税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十八大以来税制改革。
2.2016年10月1日起,取消对普通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征收消费税;将化妆品税目名称更名为高档化妆品,税率调整为15%。
3.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之后的我国税制,税种设置由原来的37个减少为23个,初步实现了税制的简化、规范和高效统一。2016年7月1日起。
4.1983年和1984年分两步实施的利改税和1987年的税利分流改革是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财政分配体制的重大改革,为企业自负盈亏,成为相对独立商品生产者奠定了制度基础。尤其是要对标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区的制度架构,在税制安排上打造政策制度创新特区,把新片区建设成为最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特殊经济功能区。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5.十八大以来税制改革实施增值税改革2012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实行营改增试点。

一、税制改革历史(税制改革发展历程),怎样做评析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进一步实施工商税制改革,全面改革流转税,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调整、撤并和开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一些税种,初步形成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支撑的双主体税制体系。为提升新片区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要明确对境外投融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的税制安排,制定统一透明的境外投资者涉税细则,探索由境内金融基础设施代扣代缴规则。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形成全球高端人才蓄水池。
2.2016年12月1日起,对超豪华小汽车在零售环节加征消费税,税率为10%。建议在自贸区新片区,将国家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扩大应用到高端服务贸易领域。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立足点,是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的内在要求和基本保证。
3.从税改角度看,这一初级阶段的自贸区仅在货物流转税方面实行了特殊政策,具有保税、缓税、免税及退税等功能,进而促进了此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高速发展。新的定位为自贸区税改创造了新条件,在迈向新型全球化和参与新一轮全球合作竞争的,税制的接轨亦将水到渠成。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根据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对农(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进行了调整,明确在5年内将逐步取消农业税。

二、税制改革历史(税制改革发展历程),怎么简谈
1.获取财政收入的能力是国家资源动员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国家与社会成员之间经济和政治关系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包括税收制度在内的现代财政收入制度,实现税收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基本命题。完善化妆品类消费税税目和税率。
2.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税种设置进一步减少为18个,税制更加规范和统一。在这30年改革中,税收制度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
3.借鉴国际经验,对注册和生产经营实际业务在新片区的企业一律实施15%的名义税率,对于高新技术外资企业、卡脖子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企业亦实行同等税收优惠。
4.中有变的态势,而税制作为生产关系中重要的分配机制无法给予同步调整,辅之自身改革内生动力不足,业已成为自贸区向国际更高标准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要走出困境只能在新字上再做文章。1984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所得税、国有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的一系列行政法规,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第一章是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税收制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