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岗位设置(财务岗位设置原则)
作者:吴云怀 发布时间:2022-03-31 17:50:09 点赞:次
1.会计相当于公司的大内主管,还要管人事、行政,偶尔也当老板的参谋助手。岗位不相容原则;这是公司内控的基本要求。
2.加强财务岗位设置等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提升内部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从单位的利益出发,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履行各项制度。老板的钱和公司的钱不分,依据会计原则,进行正确而又有效的的财务岗位设置是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财务岗位及财务人员设置,有利于单位的正常运行和稳定,能够有效的合法合规的实现单位预期效益,能够有效防范财务舞弊风险的发生。对于传统做会计核算,做会计分录的人应该是不需要了,装订凭证这类简单重复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就有了会计工人的岗位。
3.中级会计:从事成本会计,结账这样的工作。这几个原则的侧重点与企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
4.家财务是能维持公司运营的最有效的做法。这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常态。如管钱的出纳和管账的会计要分开,这两个岗位不分开,一旦作假就很难被发现。
5.会计相当于公司的大内主管,还要管人事行政,偶尔也当老板的参谋助手。
6.初成立的企业规模小,甚至不招聘会计,会计账会交给代理记账公司处理。内部牵制及制约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主要目的是保证货币资产或实物资产的安全,从而规避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
7.当老板觉得你的财务工作量不饱和时,很可能让你兼做非财务工作。

一、财务岗位设置(财务岗位设置原则),怎样简析
1.财务往往难以做到职责分离,甚至就只有一个财务人员,由老板的亲属做会计的情形并不鲜见。财务岗位设置的原则设置财务岗位时有几个原则需要注意。
2.不定期的轮岗,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内部牵制及制约,也有利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建设。共享中心需要有人既懂会计核算,又要懂计算机,这就产生了会计工程师的岗位。等到企业初具规模后,企业会成立财务部,设有会计、出纳岗。
3.与企业发展阶段匹配财务岗位设置既不能滞后,这几个财务岗位设置的侧重点与企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往往是由会计新人或是学历比较低的会计人员担任。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整体人员的素质提高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可以减少财务舞弊行为。
4.人工智能影响财务岗位会计核算颠覆性的改变有两次,第一次是用友,金蝶等财务核算软件的出现,导致会计人员精简三分之二。可能各设两个主管,一个叫会计主管,一个叫财务主管。滞后影响企业管理,超前加重公司运营成本。
5.我曾把大企业的会计人员分为了五个层级:基础会计,高级会计:中等以上规模能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角色,能够给公司提出系统性思维的解决方案,帮公司进行合理的公司内控制度的建设。
6.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之后,新的会计岗位需求也随之产生。位职责不能有一个人占着。当企业已经成长到一定规模时,财务和业务要相对独立,财务需要起到对业务的监督作用,财务人员不仅要确保会计数据真实可靠。

二、财务岗位设置(财务岗位设置原则),要怎样领悟
1.如管钱的出纳和管账的会计要分开。创业前期企业业务量少,记账工作简单;为了减少企业的开支,寻求代理记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制定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定期轮岗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制度上先进行约束和制约,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出纳人员、账簿登记人员、涉及资产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等岗位均需定期进行轮换,并做好轮岗的交接工作。始有明确分工。
3.接受这样的工作安排可以增强你的重要性,让老板觉得你是不可或缺的,也有助加强你对公司的了解。
4.不相容职务分离措施严格执行,能够预防有意的舞弊行为,在工作过程中相互监督,对财务舞弊、职务的不相容情况应相对来讲更容易发现并及时实行控制。只有认识到财务岗位设置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可能存在的千百万,才能对单位的财务岗位设置进行有效管控。
5.第二次是财务共享中心出现之后,会计人员可能真的要失业了。财务部一般由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部分构成。
6.现代单位管理在制度建设完善的基础上,要更侧重于岗位和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单位管理层要从管理整体出发,综合协调各种关系,将财务岗位及人员在单位整体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明确的分工,在分工的就要考虑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不孤立地设置岗位,有明确的分工,协调配合、优化组合是单位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是公司小的时候,公司需要资金供给,只能是老板不断拿个人的钱补缺口。
7.通过岗位责任制,有利于财务机构和相关会计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和事业心,有利于财务的管理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单位整体财务状况的合理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