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作者:李永忠 发布时间:2022-03-31 18:03:26 点赞:次
1.古今中外的大量腐败事例表明,滥用权力之腐败通常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至少是泽被一家,腐败收益通常也同官员合法性工资收入是两码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需要就以下几个焦点问题加强认同:隐私保护以隐私权保护为由拒绝申报并反对该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重要原因。从明年1月1日起,新疆阿勒泰地区将率先在全国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把过去通行的官员收入申报扩大为财产申报,并承诺在阿勒泰廉政网和当地主流媒体上公示官员的财产申报结果。
2.该规定将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种类分为初任申报、年度申报和离任申报。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挂牌时。继湖南湘乡要求县处领导公开住房情况、湖北武汉要求领导报告家庭住房投资之后,重庆市为了在反腐败上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对司法机关部分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实行财产申报制度试点。
3.第一个撒手锏是,申报财产而不仅仅是收入。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试点过程表明,制度实施的阻力主要来自官员阶层。

一、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怎么能简答
1.有了社会的共识就有了制度制定和完善的基础,可以减少执行的阻力和成本,为全面推进做好准备。
2.另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看点是,离任申报延续三年。我国早期的收入申报制度,基本上是注重申报而忽视公开,申报制度本该具有的监督效力大打折扣。反腐专家也认为,财产和收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3.一系列腐败个案表明,官员财产申报和财产公开制度的,不仅增加了反腐败的难度和成本,削弱了反腐的效能,而且诱发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正在抓紧研究财产申报制度,在适当时候将建立财产申报制度。
4.长期的制度不仅增加了反腐败的难度和成本,而且诱发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面对腐败猖獗,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曾是舆论热点话题。
5.官方发布《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要求县处级以上官员详细填报个人和主要亲属财产。

二、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怎么做理解
1.就应该将财产申报制扩展到所有领域,而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对干部自身最大的保护,有利于官员从他律到自律,进而拒腐防变,官员财产申报除了制度要素本身的制定和完善之外,还需要一个社会心理的认同和达成基本共识的过程,而这种共识的形成又不可能完全依靠官员的自发认识,需要从内在认知和外在条件两方面不断强化和推动。一个可能的理由是,在重庆打黑风暴中。阿勒泰出台的规定明确,凡是与领导干部职权密切相关的收入都将通过阿勒泰廉政网及当地主流媒体及时全面公开,以接受社会有效监督。
3.该法案要求联邦三大权力机关的高级官员详细申报自己的财产收入。而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却步履艰难。: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是收入申报,而非财产申报。
4.面对这个加了无数限定条件、作了无数让步的官员财产申报规定,我感到无奈:申报和公开财产本是官员不证自明的义务,实施起来却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