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制度设计案例)
作者:韦妙 发布时间:2022-04-01 19:50:49 点赞:次
1.这样一家中型的企业,从鼎盛到衰败,不排除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客观的变化。以及生产成本的虚增。
2.2020年9月30日,被告人徐东、余椿蓉、楚文明等人在工商银行大庆分行龙源分理处主任高宣波的协助下,私刻了大庆长垣投资公司的财务专用章和法人代表名章,将长垣公司账户上的4900万元巨款转账到自己名下,并委托外地一家信用社提取现金150万元。作为仓库二级明细账的记账凭证,第三联车间联由生产部领料员带回交生产部统计员单据及报告包括:请领单、出库单。企业没有对入库存货的质量、数量进行检查与验收,不了解采购存货要求。
3.比如职工的医药费报销,经常出现张冠李戴,冒充他人报销。收料员将第三联客户联交供应商送货员,第二联仓库记账联和第四联总统计记账联每日汇总交仓库统计员,仓库统计员将第二联作为仓库三级明细账记账凭证,将第四联传递给总统计员,作为仓库二级明细账记账凭证,第一联收料员留存。现供销科未经公司领导批准前,自行定货现象。
4.盘点的结果与财务核对不一致的,不去查找原因,也不进行处理,使盘点流于形式。搜集案例我们小组成员通过各类书籍、互联网查找了与会计账簿相关的案例,发现其中有对具体账簿的设计,也有对账簿体系的设计。
5.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最终失败。另外还需加强发票管理,对已经报销的发票写明已报销,并没收作为做账凭证,防止重复报销。

一、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制度设计案例),要怎样简答
1.内部管理的混乱,是其根本的原因,在税务部门的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的产品的成本、费用核算的不准确,浪费的现象严重,存货的采购、验收入库、领用、保管不规范,归根到底的问题是缺乏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2.财务的入账不及时,会计自己估价入账,发票几个月以后,甚至有的长达一年以上才回来,发票的数量和实际入库的数量不一致,也不进行核对,造成材料的成本不准确,虚报这种情况常发生在企业费用列支过程中,相关人员通过虚开发票和假发票等手法虚报费用,为自己和本部门谋取私利,这不导致企业货币资金预算和管理上的混乱,而且会使费用和成本相关账户数字不实,最后还会引发舞弊和腐败。冒领常常是有关人员虚开或更改相关凭证,冒充他人领取款项。
3.首先要确定账簿的种类。公司辅助材料的用量很少,领取辅助材料时,没有要求使用领料单。账簿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按照账簿的用途,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4.监督整个财务科工作。该案例给出了化工企业的规模、会计人员机构的设置,我们开始由此根据该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为该企业设计账簿体系如下:现金日记账。
5.因为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非货币性福利在会计核算上应视同销售处理,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库存商品实际数量与账面数量不相符,少计收入而导致企业少计缴纳税。并据以登记存货实物收、发、存台账。核算程序的设计和点评。

二、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制度设计案例),怎样做概述
1.将可能导致原材料的领用失控,造成原材料的浪费或被贪污,以及生产成本的虚增。
2.财务部门小金库开始形成。查阅资料在准备过程中中,我们小组成员在图书馆翻阅了有关会计制度设计的书籍,以我们所用的李凤鸣主编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会计制度设计》为中心,认真阅读了其中与账簿设计有关的章节,发现虽然有通用的账簿,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会计账簿的设置千姿百态,有些设置了销货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账等,有些企业则没有。案例点评对于银行职员监守自盗或者引狼入室的金融诈骗案,要做到防患未然真的是颇有难度。
3.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相关人员,利用工作便利,趁制度设计或执行松懈之际,将各种货币资金收入据为己有或挪作他用。首先到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向会计人员访谈了有关岗位职责、考核和工作方式等内容,设计小组全体成员与企业有关会计机构主管及有关业务岗位主管开了数次研讨会,并向企业员工发放了调查问卷,然后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出最终的会计制度定稿。
4.要把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5.对于银行而言,银行系统首先要制定严格的票据处理程序,在员工收到转账支票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检查,转账支票的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正确,印鉴是否正确,而且要利用银行的防伪系统进行验证。
6.要求:分析甲公司上述规定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规范。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加强印章管理工作,对保管印章的人员要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他们防范印章被外人盗用的风险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