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借增贷减(会计借增贷减口诀)
作者:周礼渊 发布时间:2022-04-02 09:26:17 点赞:次
1.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财务报表。
2.例1: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一批,花费2000元。借和贷:是会计借贷记帐法中的记帐符号。也就是说借贷方式只是企业的一种记账方法。
3.例2:提取现金5000元,缺点就是不能反应各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会计中有六大类科目,即资产类、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借主业业务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利润算出利润额。个别财务报表:是由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财务报表,它主要反映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4.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支出、研发支出、工程施工。借库存现金贷营业外收入资产和收入增加。收入是用资产换来,或者付出了服务产生了费用,由费用转化来的。
5.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附注:对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进一步说明,以及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6.现金属于资产类,而应付工资属于负债类。借贷记账法表示的是资金和资源的转化过程。

一、会计借增贷减(会计借增贷减口诀),怎么样才能阐释
1.设置账户的目的或作用就是为了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核算因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金额的增减变化情况的。
2.这种标明经济业务应记账户的名称、方向和金额的记录就叫会计分录。
3.反之就是公司亏损,利润科目记在借方。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4.即会计科目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分为四类:资产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5.成本费用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6.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之所以叫借贷,是因为当年翻译那两个标记的人是一个日本人,按照他们日语来翻译就是借贷,于是借贷记账法引进国内的时候也是借贷。
7.会计等式和借贷记账法全面的反映了资源的来龙去脉和相互转换以及经营成长的过程。在自己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首决要弄清楚具体的会计科目到底属于六大类科目中的那一大类。
8.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

二、会计借增贷减(会计借增贷减口诀),要怎样认识
1.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化,要清楚借、贷方,必须能区分科目类别,基本常用的会计科目如下:资产类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固定资产。
2.等式是必然成立,公司刚筹办的时候是没有资产的,然后从权益人那里弄来了钱,转换成了资产。
3.我将常见的一些会计科目在附录中做了列示。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4.因为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要素金额的变化只有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所以会计账户中就需要设置记录会计要素金额增加的栏目和记录会计要素金额减少的栏目,还要设置记录会计要素增加或减少以后其变化结果的余额栏目,这就是账户的基本结构或称基本栏目。都是资产类科目,要记录、核算会计要素金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就必须为账户设置记录、核算所需要的栏目。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5.这样一来利润就很清楚了:利得大于损失加费用,也就是贷方大于借方的时候,利润科目就记在贷方了,也就是说公司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