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区别)
作者:刘利辉 发布时间:2022-04-03 02:16:12 点赞:次
1.而农民纯收入,则是指农民的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在运用上述两项指标进行城乡居民收入对比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区别,全面正确地加以分析。
2.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它包括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两部分。
3.而农民纯收入的实际形态有两种,一种是价值形态,另一种是实物形态,主要是指农民自留的粮食、食油、蔬菜、肉禽蛋等。从两者所反映的实际收入的角度看,农民纯收入基本上反映了农民收入的真实水平。
4.它包括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5.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没有包括城市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间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部分。
6.乡村振兴各级单位将把160个重点县作为工作重点,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调度资源、部署工作时予以倾斜支持,重点支持160个重点县发展特色产业。
7.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转移收入不包括家庭之间的实物馈赠。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区别),如何开始读懂
1.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包括从事生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入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2.财产净收入包括净利息收入、股息收入、净储蓄保险收入、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净租金收入、净租赁住房收入、其他资产净租金和转换后的自有住房净租金。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3.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资产所有权转移的溢价收入。生产经营活动的家庭或家庭成员取得的净收入,即从全部营业收入中扣除营业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后的净收入。包括养老金或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贴、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基金、经常性捐赠和补偿、医疗费用报销、家庭间赡养收入、非居民家庭成员寄回的收入等。
4.它是用以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区别是:从纯收入中扣减了缴纳的社保费用等转移性支出和生活贷款利息等财产性支出。

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区别),如何辨析
1.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民的平均纯收入,净收入是指一年劳动的全部收入减去产生这些收入的所有费用。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从2013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正式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统一发布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按常住地区分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过去口径存在差别。
2.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3.转移收入是指国家、单位和社会组织向家庭定期进行的各种转移支付以及家庭之间的定期收入转移。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的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而农民纯收入除了用做生活消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留做追加的生产费基金。它只是反映城镇居民的现金收入情况。它不反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情况,也反映了农民的实物收入情况。
5.这个指标是用来观察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农民扩大再生产及改善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