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计假设(什么是会计假设为什么要确定会计假设)
作者:邹四林 发布时间:2022-04-04 12:04:38 点赞:次
1.账簿需要按照一定的会计科目和记账规则进行登记,而原始凭证中未写明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形成的经济利益;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应当关注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形式,考虑所有权凭证的转移或实物的交付。
2.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从参考时效上。也不排除企业自行选择进行全面的追溯调整。
3.后续实际消耗时,不区分积分的最初来源,均转入营业收入。在会计实务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准则默认不要求调整前期比较数据,也可能存在个别案例中企业有能力获取追溯调整所需的完整历史信息的情况。

一、什么是会计假设(什么是会计假设为什么要确定会计假设),怎么去评价
1.期初比较数据仍列报为固定资产,且期初计量结果保持原先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基础。
2.可以将差额调整权益,该模拟报表并非法定的法人报表,权益可以不区分明细,列一个总数即可。
3.我们理解:完整体现被合并方的合并日前滚存留存收益,有助于充分揭示其盈利能力,并且在会计实务中也没有以留存收益弥补资本公积负数余额的先例。内部控制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内部为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及本组织经营决策,实现既定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性、合规性和会计信息真实性、正确性以及保障经济运作的效益性而进行的驾驭和支配。如果准则不允许,则属于会计差错,应当先更正相应公司单户报表层面的处理,再进行合并抵销;如果是准则允许的差异,则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进行未达账项调整后进行合并抵销处理即可。
4.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条件。
5.通常考虑六个月之内的股权交易,并考虑近期公司业务是否有重大变化。

二、什么是会计假设(什么是会计假设为什么要确定会计假设),怎么能梳理
1.该计量金额与金融资产原始成本之间的差额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调整施行日的留存收益或者其他综合收益。总之在合并报表层面均应保证会计处理的衔接。
2.原准则讲解对风险和报酬转移的解释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指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货方。
3.已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如不考虑该负债金额就无法确定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除外,此处银行借款属于一般借款,并不对应于特定资产的购建,不满足如不考虑该负债金额就无法确定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条件。
4.对于上述恢复要求,其实质是在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报表层面由于将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之前的利润表纳入合并范围并调整合并利润表的前期比较数据,从而导致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之前形成的留存收益相应滚存下来的结果,称为恢复并不恰当,容易被误解为:先把被合并方的归属于合并方的净资产全部计入合并报表的资本公积。
5.在难以合理估计该项金融资产的期末公允价值的情况下,按已实现的金额贷记营业外收入也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