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的危害(财务舞弊的危害包括)
作者:李富奎 发布时间:2022-04-06 01:01:33 点赞:次
1.企业加大提取折旧额、缩短长期招待费用摊销期、超标准列支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提高企业费用水平,或是采用相反的手段降低企业费用水平,总之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不恰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加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建设。
2.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停止利息资本化。我们有义务率先身体力行,对企业主体而言,把树立和倡导诚信的经营理念,作为企业发展和约束自身经济行为的准则。
3.它通过构造各种实质上是虚假的业务来实现报表粉饰。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发行规则。
4.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这本是一个道德风险,势必会影响企业信用。
5.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利用成本的计量和结转的复杂性,延迟确认费用或达到其他目的,主要表现有:首先,将不属于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全部计入本期产品成本项目。据财政部公布的数字显示,1998年有八成以上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1999年有九成以上企业的会计要素失实,剔除客观失真因素,占有较大比重的是为了偷逃税款。做假账的驱动力分为主观和客观因素。
6.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及时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准确会计信息的基础。
7.期间费用舞弊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混淆期间费用与生产费用的界限;随意扩大缩小开支范围,提高降低开支标准。

一、财务舞弊的危害(财务舞弊的危害包括),怎么能简答
1.做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其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如果透过表象来思考这一问题,人们不难发现,两权分离才是会计造假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民间融资没有明确的指明应计入的会计科目,企业在处理的时候经常计入其他应付款下。
2.企业将存货用于投资后直接计入生产成本项目,没有通过长期投资科目,这样虚增了企业成本,又隐瞒了投资收益,从而减少企业的利润,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符合经济发展形势的会计理论,并结合国家相关会计新准则、新规定的出台,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力度,促进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损害社会风气和职业道德规范通过会计舞弊,有关当事人可以利用职务之便。
3.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进行重大决策时,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完善的会计诚信内控机制能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信用的依据。负债舞弊行为主要出现在对流动负债的计量上,通常会借助于应付账款科目和其他应付款科目。也会对企业正常运营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4.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赊销是企业扩大销售,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和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商业信用的一种体现。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这些企业没有跟上变化了的形势,管理模式陈旧,产品失去了竞争力。

二、财务舞弊的危害(财务舞弊的危害包括),如何去评述
1.这样的会计处理使得本应计为财务费用的部分转入了固定资产。侵吞、盗窃、骗取或者采用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有款项和公有物品,也将单位账簿中已作记录的财产或应作记录未作记录的财产转作账外处理,以及将本单位财产以捐赠、低价转让、无偿租用等方式转出以获得个人利益。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2.上市公司内部,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内部,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公司健康长足的发展需要公司具有长期竞争意识,上市公司要培养核心竞争力,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两权分离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资本所有者与资本运作者的矛盾,矛盾的最终结果是:资本运作者虚列成本,会计造假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定,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薄、报表及产品产量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