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例题(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作者:汤浩军 发布时间:2022-04-06 06:24:02 点赞:次
1.对于材料收发频繁的企业来说,可以大大减少会计的工作量。本科目的借方登记企业购入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2.凡事都有两面性,计划成本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这几种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损益的计算、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的计算以及所要交纳所得税数额的计算都有直接的影响,也增加了财务部门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一、计划成本例题(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如何成功试析
1.存货计划成本为8000元,实际成本为1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2000元。
2.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若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出现节约差异,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若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出现超支差异,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3.材料验收入库时,需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4.会计人员只需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从计划价格调整为实际价格的核算。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计算公式答;实际成本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是:从存货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

二、计划成本例题(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怎么才能评述
1.我们不难看出,实际成本法所强调的是实际,即要求在每批存货的收发存中实际成本都应形影不离的相随。实际成本与理论成本的区别理论成本不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偶然因素和异常情况的消耗,只对正常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货币计量,而实际成本往往受客观条件包括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当期生产经营条件变化的影响。
2.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6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万元。超支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计划成本法下,企业只要给材料制定合理的计划价格就可以满足材料收发和核算的需要。
3.在发出材料时,计划成本法需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在发出材料的转出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