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收入水平分组是什么分组)
作者:戚惠芬 发布时间:2022-04-08 19:02:46 点赞:次
1.这个小康水平显然还不能与发达国家富裕生活相比,通过改善公共服务和收入分配,人民生活会比现在显著提高,达到全面小康水平。2011年我国按全部居民计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在3000美元左右,约2万元人民币,人均月收入不到2000元。虽然早在1998年我国已成为下中等收入国家、列入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大分组中,直到2010年,我国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等收入国家,并开始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过渡。
2.而从未来发展看,中共十八大再次重申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里所使用的中等收入,不是算术平均数而是类似于中位数的概念。如果再考虑到目前我国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这个平均收入水平就更需要改善。
3.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的税后平均收入,大约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就是向更高的水平发展,首先超越世界平均水平,然后再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这是我们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
4.1987年以前,世界银行只是把所有经济体分为工业化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而从1987年开始,则开始使用细化分组并提出相对标准。

一、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收入水平分组是什么分组),怎样才能应对
1.去的长远目标转化成当前的现实目标,并且提出一系列实现这一目标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从表2可看出,按照世界银行标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属于低收入国家,经过14年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跨越了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临界值,成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
2.2011年的分类及其标准为:低收入组,少于1025美元;下中等收入组,上中等收入组,高于12476美元。
3.人类发展指数由健康寿命、教育程度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指标构成,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最有影响的发展度量指标。
4.如果只有少数人消费升级,那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如果是大规模的消费升级,如战后的欧洲、日本、韩国等,新形成的消费就会对已经进行的投资产生巨大的消化能力,从而促使一个国家迅速完成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国家的过渡。从短期发展看,尤其是从2010年我国积极的宏观政策择机退出以来。进入分类的经济体包括188个世界银行成员以及人口超过3万的其他经济体,共214个国家和地区。

二、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收入水平分组是什么分组),如何快速确定
1.从历史发展看,到了上中等收入阶段,一个经济体的居民收入和生活需要有较明显的改善,能否由此形成强大的消费拉动,对其能否成为高收入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的分布情况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11年世界发展指数,当今世界低收入经济体有36个,下中等收入经济体有54个,上中等收入经济体有54个,高收入经济体有70个。世界银行划分标准及我国地位的变化由于随着各国经济增长、价格变动和汇率变化,按三年汇率法计算的世界平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分类标准也在不断调整。
2.如果只考虑日常生活支出,这已经属于不低的收入水平,如果考虑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需求。
3.表3中各数据反映各收入组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了世界银行分组的合理性,它与我国各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一个国家到了上中等收入阶段,居民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支出应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由此形成较强的消费拉动,对其成为高收入国家具有重要意义。